2016年09月03日02:14 证券时报

  G20首提数字普惠金融 寻求可持续商业模式是关键

  证券时报记者 方海平

  中国担任轮值主席的G20杭州峰会将于明天举行,这次峰会上有两个与金融相关的主题,即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其中匹配普惠金融的议题是包容性增长。

  事实上,普惠金融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每一届G20峰会都会突出强调,但本届峰会中则首度加上“数字”二字,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包括8项原则、66条行动建议已于此前发布的G20公报中获得通过。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这一领域推出的高级别指引性文件。

  数字普惠金融被推至如此高层级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概念本身对于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在既有的全球金融格局下,金融似乎只与一部分人相关,从调查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成人中只有10%拥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中只有21%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中国,72%的人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而这也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这同时也表明,在市场自行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布局。数字普惠金融,这一听起来略显学术气的用语,事实上它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就是在中国市场上讨论很多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基本的逻辑就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以外,让金融全面触及所有的阶层和角落,并且让人人都能负担得起。最近几年来,这个领域发生的变化几乎扰动了中国既有的金融市场生态。

  加上“数字”二字,则是为了凸显技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普惠金融的这些宏大目标,主要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如数字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触及更广泛和细微的金融需求。正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普惠金融才成为可能,很多人因此将当前称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G20将这一概念提升至全球战略重要性的地位,是对技术和市场本身发生的变化的呼应,反过来也是通过将其系统化和原则化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从《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具体内容来看,核心就是从环境到监管到基础设施等全方位角度,建立一整套原则框架,系统性地推动其继续发展。

  去年以来中国收紧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度让市场不确定这一领域将何去何从。此次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主导制定这一原则,同时确定了适度监管、赋能监管的监管原则,也是向市场释放出这样的信号:将有力地支持互联网技术驱动的金融发展。

  不过,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政府支持态度和措施,也并不能作为引导一个市场发展最主要的力量,数字普惠金融如果要长足地发展下去,成为金融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必须依靠技术和市场自身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势必要寻求一种明确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和行政命令。而这一点,正是万千企业目前面对的最核心的课题。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