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01:03 上海证券报

  外资行期待G20:为低迷世界经济开出药方

  ⊙本报G20峰会报道组

  “为他人打伞,才有人为你打伞。”中国近代商人胡雪岩信奉的经商之道,时至今日仍得到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ric Maskin的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他人,注重他人需求,提倡与人合作。”

  G20杭州峰会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主题,其中正体现了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今年7月底的成都会议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投资和基础设施、金融部门改革等议题,为杭州峰会做好了财金成果准备。

  “这些成果为低迷的世界经济开出了药方。”在一些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专家看来,这让他们对杭州峰会多了一份期待。

  国际经济合作需要G20平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G20成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全球市场更希望能通过G20平台来获得更为宽阔的视野,得到具体协调结果。一方面,利用G20平台来探讨重要的、影响全球经济的问题;另一方面,尝试去推动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低迷,G20迫切需要加强各国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协同合作,以实现共同增长目标。比如,各国根据国情,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以邻为壑的各种保护主义。”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对上证报记者说。

  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认为:“这个集体协作的结晶现在到达一个关键节点,尤其需要全球领袖们携手努力,以取得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在领导和推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方面,G20被寄予厚望。”丁爽说。

  事实上,G20已在行动。

  如在结构性改革方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提出,结构性改革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经济情况。会议还制定了一套指导原则并达成一致。这套指导原则将为各成员提供有用的高级别指导,同时允许各国照顾到本国具体国情。

  中国依旧是“动力源”和“稳定锚”

  “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寻找到经济增长点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但寻找到经济增长点,也意味着科技进步、结构性调整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

  从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来看,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预计今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6.7%,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毋庸置疑,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锚”。

  “比如,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建投融资方面,中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刘利刚说,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得到了周边国家积极的响应。未来,如从G20层面推出类似“一带一路”的基建和基建投融资,其意义更大,也更能有效推动更广泛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也提出,为支持共同增长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申对推进投资议程的承诺,并将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发展,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在避免货币过度贬值和浮动方面,中国同样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刘利刚认为,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中国央行与市场的沟通更加透明。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理解更为深入。目前,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市场信心进一步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7月底也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提高政策规则性和透明度,加强与市场沟通。

  据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观察,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经济增长的疑虑,已在逐步减弱。而随着财政政策的扩张,中国经济活动日趋稳定,市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已经基本消除。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市场潜力仍然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所以其诉求仍然在于要求中国放开市场,同时需要从中国对整体经济的控制能力上吸取经验。”周浩说。

  期待更多中长期议题

  与2月底在上海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相比,市场对于在杭州峰会上形成一个短期政策协议的需求降低。上证报记者在采访多位外资银行经济学家时发现,他们更期待在杭州峰会上,各国政策制定者能共同推进一些中长期议题和内容。比如,对于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对于绿色金融的推动、加强基础设施投融资等。

  丁爽认为,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下行风险,全球金融风险也持续高企。“我们预计G20峰会将会强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这可能主要包括:强调汇率政策的协调以及主要央行不参与竞争性货币贬值,以避免进一步的金融动荡。扩大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使用范围,提升其在未来潜在金融风险中的干预能力。协调各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等。”丁爽说。

  屈宏斌说,期待杭州峰会推出一个更为中长期的关于全球经济的议题,具体包括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更广泛推动绿色金融,以及赋予基建投资更为主要的地位等。

  周浩则期待杭州峰会向世界传递新兴市场的声音。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市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发达市场的经验是否能够为新兴市场提供指引,已经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