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1日22:20 一财网

  G20成员国是如何产生的?

  G20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原本是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级的对话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后因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会议规格有所提升,改为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商讨对策,2009~2010年间每年举行两次峰会。自2011年戛纳峰会以来,G20峰会改为每年召开一次。

  G20国家占世界人口的70%、世界生产总值的90%、全球贸易的80%。

  在多伦多大学政治科学教授、G20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柯顿(John Kirton)看来,G20的诞生是德国和美国协同合作的结果。

  在2012年11月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柯顿指出,G20的概念雏形诞生于1988年6月21日。当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参加G7峰会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就以下观点达成了一致:

  “亚太地区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已经在全球贸易显得越发重要……而伴随经济重要性而来的是更重要的国际责任,以及近期工业化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间更具建设性对话和合作努力中的共同利益。这种对话和共同努力将以宏观经济、货币、结构和贸易政策领域为中心,以为全球经济获得可持续和平衡的发展达成一种国际性的调整。”

  9年后,也就是1997年,G7国家将民主革命带向全球,并启动了全球化进程。但当G7领导人在美国丹佛再次聚首时,俄罗斯也加入了这一“强国俱乐部”,他们却未能预见比尔·克林顿后来所称的“21世纪的第一场危机”。就在丹佛峰会结束后几周,泰国金融系统崩溃,接着是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俄罗斯。接下来的几年中,美国濒临崩溃边缘,巴西、土耳其和阿根廷有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下。

  鉴于此,G7国家两位财长——加拿大的保罗·马丁和美国的拉里·萨默斯认为,需要一种全新的国际机制来治理这样一个全新的、联系紧密的世界。当然,成员国也将不仅限于发达工业化国家,还要包括亚洲、美洲等地区的新兴国家。因此,除了选择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这8个国家之外,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也被选为成员国,另外,沙特阿拉伯、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和阿根廷也被纳入了20国集团。

  柯顿在自己所著的《全球化世界下的G20治理》(G20 Governance for a Globalised World)一书中称,G20成员国的选择主要是由时任德国财长汉斯·艾歇尔(Hans Eichel)的副手科赫·韦泽尔(CaioKoch Weser)和时任美国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的副手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负责的。书中对此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描写:

  “盖特纳和科赫·韦泽尔一边浏览国家列表,一边说,加拿大加入,西班牙不加入,南非加入,尼日利亚和埃及不加入,等等。他们把这份列表发送给其他G7国家的财政部长,然后第一届会议的邀请函就发出了。”

  为了帮助G20完成两大核心使命,两大全球性政府间机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加了进来,前者的加入是为确保全球金融稳定,后者则是为确保全球化的好处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今年5月30日,柯顿在访问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时表示,从财长和央行行长机制升级为峰会机制后,G20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于危机应对,第二阶段集中于危机预防,第三阶段则集中于全球导引。而在G20未来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柯顿认为应关注一些传统社会的结构性改革问题,如整体应对疾病和卫生医疗、性别问题、反全球化运动等。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