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9日04:23 投资者报

  定开债基今年以来独领风骚 众多产品把握时机开门揽客

  在低利率时代,高收益资产越发难寻,高投资回报率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定开债基确实是一个较为理智的选择

  《投资者报》记者 罗雪峰

  432

  2016-8-29

  投资者报

  在历经了2016年年初的熔断行情后,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就没消停过,起起落落,二季度在英国退欧、美国加息预期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整体呈震荡走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投资者把目光更多投向收益相对稳健的债券型基金产品。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债券基金7月份规模增至9228亿元,较6月底相比增长13.42%,成为市场大赢家。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4日,纳入统计的710只(成立于2016年2月25日之前,不含QDII、短期债基和被动指数债基,且规模在0.5亿元以上)债券基金今年以来获得1.99%的平均净值回报,明显超越同期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收益水平。而在今年以来收益前百名的债基产品中,定期开放产品有54只,占比过半。

  “在低利率时代,高收益资产越发难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日前表示,高投资回报率可能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有3%~4%的投资回报率或已是不错的收益水平。在此背景下,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定开债基确实是较为理智的选择。事实上,其领先的回报使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竞相角逐,近期发行的同类产品也出现了多只提前结束募集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定开债基正在成为当下市场的紧俏品种。”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如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仍能延续

  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逐步降低,兼顾收益与灵活性的定期开放债基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过去一年全部开放式债基平均收益率为3.32%,优于同期开放式股基-21.67%和混基-10.59%的平均表现,更引人侧目的是,同期定开债基甚至跑出平均5.61%的好收益。

  目前,定期开放债基包括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不同的品类,其中以中长期纯债基金为主。

  “封闭式运作是定开债基业绩始终保持优势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此种运作模式保证了震荡市中产品规模的稳定,使基金经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配置资产。另一方面,定期开放债基杠杆可以加到200%,相较普通债基140%的杠杆率更高,因此,在今年的慢牛债市背景下,相对而言,其收益也相对较高。”上述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据金牛理财网统计,截至8月19日,定期开放债基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92%,超过同期开放式债基1.82%的收益水平,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则达3.05%。

  具体来看,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业绩回报排在同类前十的定开债基:汇添富季季红、富国强回报A、鹏华丰泰A、诺安纯债A、富国强回报C、诺安纯债C、大摩多元收益18个月、南方稳利1年A、新华安享惠金A、长信富安纯债一年A,其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依次为6.88%、6.55%、6.52%、6.44%、6.19%、6.19%、6.18%、6.13%、6.13%、5.96%,均超过5%。

  “与开放式债基和传统封闭债基不同,定开债基在收益与流动之间寻求平衡。从收益性考虑,封闭运作可以降低频繁申购、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益于择时的把握,精挑细选逐步配置较安全和高收益券种。” 固定收益明星基金经理、博时基金现金管理组投资副总监、王牌定开债“博时安丰18”基金经理魏桢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面向未来,基本面对于债券市场仍然友好,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仍然能够延续。同时,也要对制约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保持关注,如央行短端投放利率制约收益率曲线进一步下行空间,收益率曲线整体不断平坦化,期限利差压缩明显;又如央行资产负债表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虽然目前还看不到流动性趋紧的情况出现,而且央行目前对于市场流动性的呵护也较为看重,但是未来仍然需要继续观察。

  众多定开债产品及时“开门”揽客

  除了黄金基金外,作为今年市场上最抢眼的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之一,基金公司自然不会错失定期开放债这一难得的黄金机遇。据《投资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五到六只定开债基产品还在火爆发行中。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量达到21.41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9倍,接近去年全年发行总量;同期,国债利率也是不断刷出历史新低,8月12日,10年期国债买价收益率报2.66%,刷新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业内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众多基金公司布局定开债可谓恰逢其时。同时,随着8月份债市杠杆新规的实施,定期开放式债基的操作将更加灵活。

  事实上,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良机。例如,华商基金先是于7月25日发行旗下首只定开债基——华商瑞鑫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一个月刚过,又紧接着于8月25日正式发行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据海通证券7月1日发布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华商旗下固收基金最近两年、五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43.48%和50.17%,排名高居同业77家和57家可比公司的第3、第14位。其中,截至二季度末,华商双债丰利A和华商收益增强A 分别以33.30%和23.40%的收益率位居226只和158只同类基金之首。

  此外,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基金在定开债基的布局方面也不甘人后。8月5日,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第三个运作周期届满后打开申购。据了解,前两个运作周期内,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的收益分别为6.51%和 10.15%。第三个运作周期起至今年7月29日,累计收益为6.12%,相对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的超额收益为3.48%。

  8月8日,上投摩根岁岁丰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正式发行,据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与上投摩根岁岁丰运用相同投资策略的产品——上投摩根岁岁盈,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6%。

  8月22日,博时基金推出旗下第九只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博时安恒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据银河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博时旗下2016年之前成立的8只定开债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4.51%,平均年化收益高达10.30%。其中博时双月薪、月月薪、安丰18个月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6.63%、5.07%、4.95%,三只王牌定开债成立以来总收益率分别为44.60%、43.40%、37.96%;两只一年期明星定开债——博时安心收益、博时岁岁增利成立以来收益率也都超过30%;在银河同类排名榜单上,博时双月薪、月月薪过去一年收益率包揽了同类冠、亚军,而双月薪、安丰18个月过去两年业绩均高居同类排名第一。目前,博时旗下总计14只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净值总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8月26日,工银瑞信目标收益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打开申购,进入成立以来第二个开放期。据银河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该产品自成立以来累计获得16.1%的净值增长,折合年化回报7.66%,今年以来以4.03%的净值增长位居同类前十。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有着强大的定开债基管理能力,今年以来,其工银目标收益一年定开、工银纯债定期开放、工银信用纯债两年定开A/C的回报均位居同类前十。当前,工银目标收益一年定开还存在购买机会,投资者可于8月26日-9月8日开放期间进行申购。■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G20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

峰会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峰会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一个新亮点。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大数据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负利率可能无法达到使用初衷

从各国应用负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而,出现了有悖于负利率实施初衷的五大矛盾,值得保持警惕。

一线城市楼市投资价值已经不大

如果剔除学区等非经济因素,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其关键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价格过高,透支了住房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从长期投资价值来说,大多数一线城市住房的租售比都在1/1000以上,住房通过出租获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