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2日12:55 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8月12日讯 今日国新办就2016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7月份洪涝灾害、高温酷暑对一些地区的生产经营影响超出预期。

  盛来运指出,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因为7月份国内外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所以出口压力还是比较大。从国内情况看,整个经济还处在调整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在释放,经济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所以有些指标有些波动。

  7月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高温酷暑天气对一些地区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些影响,从一些指标数据来看,影响比预期得大。根据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情况,全国60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从工业、投资、交通运输相关指标看,这些地区不同程度受到影响。7月份的货物周转运量增速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洪涝灾害对这些地区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些因素来看,7月份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也是很正常,也是在预期之中。 (责任编辑:王斌)

责任编辑:张彦如

相关阅读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仍存在

尽管“8·11”汇改已经过去一年,目前市场上依然存在显著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作为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与最高峰相比已经缩水了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担心加剧贬值压力,中国央行在降息与降准的问题上畏首畏尾。

汇改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价两难下的人民币保卫战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打破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