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2日02:30 上海证券报

  ⊙民族证券 段少崴 ○编辑 杨晓坤

  近期,盘整震荡成为市场主基调,上证综指围绕3000点展开拉锯,重心保持上移,而创业板指数则表现低迷,持续低位盘整。盘面来看,随着题材股估值承压,市场主旋律逐渐回归到公司基本面,相关低估值品种和绩优成长股获得了场内资金的关注。在题材股全面回落的同时,以石墨烯、碳纤维、功能膜为代表的新材料板块表现突出,这些板块的走强值得重视。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要在实施好已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克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转变、核电、数控机床等关键核心技术。规划有望激发市场人气,涉及的相关板块有望在后续行情受到资金青睐。

  新材料是各领域孕育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科技的发展表明,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依赖于新材料的突破发展,可以说材料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例如,核电的推广离不开核燃料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爆发离不开动力电池材料的性能突破,建议投资者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去捕捉投资机会。

  首先是高温合金。高温合金应用范围非常广,在国际上已经被规模化应用到舰艇、工业、医疗等行业。航空发动机项目首次写入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此次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及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料项目,利好复合材料及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

  其次是碳纤维。碳纤维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国防、交运、风电、运动以及土木等领域,被誉为“黑色黄金”。2015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290亿美元,超千亿人民币。以航空航天领域20%、汽车15%、其他领域10%的增速估计,产业链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6%,2020年产业链总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中国2015年占全球18.6%市场份额,对应54.1亿美元的产业链规模。

  第三是半导体材料。我国半导体材料业已经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多晶硅、单晶硅、硅锭等产能初具规模。产业环境逐渐完善,拥有产业链从上至下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一系列企业。同时,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已设立产业基金,并且重点支持关键材料的突破与发展。按照规划,到2020年间,行业将保持20%以上增速,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全球“放水竞赛”已成囚徒困境

负利率政策还将通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释放出来,“放水竞赛”已成囚徒困境。在逆全球化趋势及负利率政策预期影响下,各国竞争性货币政策会卷土重来,全球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因此变得更加动荡。

汇改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价两难下的人民币保卫战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打破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