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01:2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菲菲

  检索香港大佬向华强,公开资料并不多。这位香港电影圈的传奇人物,除了去年参加《鲁豫有约》专访外,从影数十年来从未接受过访问。

  相隔十年,携新作回归,面对如雷的争议,这位大佬如何回应?子夜,郑州的日料店,每经影视(微信公众号:meijingyingshi)记者独家对话向华强及“向太”陈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我观影后感到,相较于影片特效,剧情反而比较平庸,您怎么看?

  向华强:好剧本我也有很多,也拍过很多,这部戏可能是我偏重了特技,创新这个方面。《封神》是旧的题材,我不想跟电视剧拍的一样。这个旧的IP怎么创新?我们就在造型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和本钱。现在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觉得片子中不中西不西,这也是尝试的代价。现在上映我听到很多媒体批评,我觉得在剧情方面是有些单薄,再拍的话就会注意一点。

  拍电影是一个冒险,没有人敢说拍一部戏稳赚,拍戏没有创新是很闷的。我30年来的经验就是说一定要有创新的部分。我以前的理论是7:3,就是七成旧东西三成新东西,不想太新是害怕观众接受不了,这个风格和比例是最稳妥的。这部片子就是新的东西多了一点,可能是5:5甚至4:6。

  NBD:有很多评论反映人物造型比较奇葩。

   向华强:造型是张叔平做的,我也觉得蛮新鲜,这个也是创新的一部分。观众容易接受的造型都是比较传统的,将军必须是什么样子,二郎神必须是什么样子,我觉得这样没有新意。我也看到有人说“二郎神为什么是乞丐样子”?我觉得这个是张叔平的创意,就是想让你一 开始不晓得这个具体是什么。

  反而外国人比较喜欢我这部戏,所以我觉得这部戏在海外的票房可能比在中国好,很多老外看了觉得人物形象非常好,他们觉得很新鲜。

  NBD:影片95%以上的特效

  镜头会不会太多了?

  向华强:我拍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中国电影的特效再推进一些。目前来看,特效方面一般都说我们水准可以了,将中国的特效迈出了一步,至于是小步还是大步我不讲。我总觉得中国电影应该在特效方面追上去,之前我拍一两百部戏,特效片比较少,就希望在特效片领域开拓一些空间出来。

  但我在特效的使用和表达上也是一个新手,拍这部戏时我就低估了特效的难度,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意外。

  NBD:什么样的意外?

  向华强:主要是时间上的困难,原本做特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特效公司做好人物形象之后会给你看,不合适可以换,可以改三次,可是我的时间只够给他改一次,有些做不好的就要直接剪掉。

  我们原本设计的最后一个镜头,是17岁姜子牙的一个转身,表现李连杰从200岁到17岁的变化。因为李连杰17岁演《少林寺》的时候是很多人怀念的,这也是一个创新。可是做到最后还是不行,没有时间了就只能放弃。

  还有演员变动的意外,张柏芝的事情等。很多人演员生病,整个戏的拍摄计划都乱了,有些演员就没有时间来了,也就只能把很多本来要讲的故事简单化。

  NBD:如何看待观众对影片的差评?

   向太陈岚:我们接受争议,不接受你没有看我的电影来黑我,不接受为了吐槽而吐槽,我的电影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可以提出喜欢也可以提出不喜欢。有争议没关系,我就怕没有争议,默默无闻最可怕。

  但讲老实话我不喜欢现在内地太多自媒体了,各种微信微博什么号都有,谁都可以写东西,谁都可以自称为自媒体。其中有些是看了这部戏去评论,有些根本不是。他们一看到你的海报预告就开始骂你,黑你,我也不懂为什么。从去年开始一些自媒体起来(做得好)就是因为他们会吐槽,所以现在全部都是这个方向。

  NBD:什么是您心目中的好电影?

  向华强:今天我拍《封神传奇》也搞了两三年,也不晓得这个结果会怎么样。我拍过这么多戏,有很多都是我觉得很好的,但(市场反应)都不行,这个已经见惯了。我觉得这是做电影必须有的心理准备。我心里有一个标尺,但观众出来未必跟你的期望一样。一部电影好坏还是交给观众决定吧,就像观众到现在还记得我演龙五,还有人在见面会的时候问我要不要演《赌神》的续集,我觉得能让观众记了这么多年的电影应该就是好电影吧。

  其实我演龙五是被导演骗过去的,他说“向先生这部戏我们比较重视,你来演这个角色观众会更有信心”,我是投资方嘛就去拍了,想不到这个角色一拍就火了。所以你问我什么戏是好的,其实很多你是想不到的。

  NBD:现在评价并不好,会不会担心后面的票房?

  向华强:观众们都称赞杜琪峰的片子,但票房也不见得好啊(笑)。

  NBD:票房走势来看,《封神

  传奇》很难突破10亿元,怎样保证投资方的利益?

  向华强:无论是华谊还是博纳,除了做生意以外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们尽心尽力帮我,万一我这部戏收入不是那么理想,但坦白讲我也不想让他们亏本。

  NBD:怎么能让他们不亏本呢?

  向华强:会用其他来补偿的,下一部好戏给他们。讲的白一点,我和向太在电影圈这么多年,可以说还算是吃得开。不管是演员还是老板,都会给我们面子,我们是有信誉的。今天你亏了,那我明天想什么办法都让你赚,你赚不了,我心里会很不高兴的。我拍了几十年电影,不可能每一部都亏。要都是亏的早就不做了。我拍电影规律是,三部我总会赚一部,你拿我的三部来发行,总有一部会让你赚。

  NBD:如何看待现在香港电影市场?

  向华强:纯粹香港电影一定没什么出路,香港电影一定要融合内地市场才能够发挥。其实现在很多内地电影幕后还有很多香港的班底。我觉得不能简单地分成香港电影还是内地电影,现在应该是融合的,没有界限。

  NBD:对于内地电影市场发展怎么看?

  向华强:其实我更希望内地电影可以像香港那样有分级。就像今天还有很多观众问我说“向先生很怀念你演的龙五角色,你什么时候会拍《赌神》第三集?”我跟他们讲我也很想拍,但是赌片国家已经不给批了,很多题材国家对它是有限制的。

  老实讲(广电)总局为了推广电影,推进电影产业政策已经宽了很多,(院线分级制)可能会很快了,我当年也没想到今天的电影市场会发展得这么快,没有想到我会重新再回来拍戏,这些都是我没有想到的。

  NBD:中国星集团投资电影的情况如何?

  向太陈岚:我们是最早拍合拍片的公司,也是最早开院线的。当时院线还不准外地人投资,我们就和装修公司合作投资电影设备,四十几万港元买的投影机像素很高,DVD放出来观众都不知道那是DVD放出来的。当时就有人眼红我们赚得多,但他们没有看到我们的投入,就觉得我们会分到钱,事实上我们分很少。

  NBD:什么时候就开始不再投资电影了?

  向华强:2005年就开始不主投了,中间有断断续续投了一些,但都不是主投。中国星在上世纪80、90年代拍的(电影)最多,到了90年代嘉禾(影业)放弃了做电影了,邵氏(电影)也放弃了。其实我比其他的电影老板都多坚持了五六年,因为当时觉得内地市场很大,总有一天它会健康的成长起来,结果到了2004、2005年我终于等不下去了。

  NBD:当初是什么原因不再投资?

  向华强:内地满地都是盗版,香港也是。

  NBD:如何看待市场天价砸IP的行为?

   向华强:我们不会(砸钱买IP),他们太看重了,我觉得IP就是粉丝多,难免会有人去走捷径。

  向太陈岚:现在有很多人给我推荐给我网上的小说,大部分都很长我根本看不下去。很多内容都是东抄西抄的,剧情完全没有逻辑。我们会尊重好作品的版权,但电影最重要的应该是创造力的部分,要有想象力,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NBD:公司会不会花钱去屯IP?

  向太陈岚:什么叫IP,很难identify(定义),很多人高价收一些作品,但是一定就能拍出来吗?一定就能拍得好的吗?比起买IP我们更重视编剧,公司也有成立基金在培育原创作品。

  向华强:电影一定是编剧(最核心)。我之前拍过一个片子叫《孤男寡女》,它是一部广播剧,杜琪峰看中了这个片名。但最后呈现的片子和广播剧完全不一样,他们全部重新编过,只不过用了《孤男孤女》的名字,但我们还是把版权买下来。我们会尊重作品,但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用多少都需要编剧把关。

责任编辑:1800139007 SF182

相关阅读

跳出反垄断法看滴滴UBER合并

反垄断规制必须尽快回到以“效率目标”为核心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也只有效率目标才能在个案层面指导反垄断司法实践。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过去我们获取人口红利的主要手段其实是借助了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从农村、农业这些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率高的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一个重要贡献,未来如果还能继续保持下去,我们还可以得到经济增长的动能。

人口从农村进城有利产业升级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制造业流动,再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流动。这个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构变迁过程是技术创新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人口城镇化的过程。

庄家炮制概念股陷阱 股民们要小心

在资本市场玩耍,必须得保证所有参与者能公平的看到出牌方,如果总有人偷看底牌,损害的是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