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0日06:1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李致鸿北京报道

  “超过80%的保险公司已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但行业整体距离精细化风险管理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和工具,风险分析或监测的指标、数据和系统,以及基于自身风险特征的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技术及在公司内部管理决策的应用等领域。”7月19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保险公司偿二代二支柱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共计发放问卷99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披露了这一结论。

  当日,保监会偿二代项目负责人赵宇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偿二代2015年发布以来,经一年试运行期和半年的正式运行,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进步都非常大。不过,在偿二代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公司的董事会在设立风险管理目标尤其是SARMRA(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上存在误区。风险管理的提升需遵循客观规律,每家公司的情况不一,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3—5年战略规划,不要追求一蹴而就。”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称,“现阶段,保险业风险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和监管需在不断摸索中进步,需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预计至少4-5年才能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应做好整体规划和时间来安排,打消1-2年内完成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念头。”

  SARMRA得分预计有所提升

  偿二代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报告》显示,随着保险公司按偿二代要求逐步建设风险管理体系,2016年SARMRA的评估得分预计出现一定提升,行业的自评结果有望达到78分,但预计在监管复评之后,这一结果可能会下调5分左右。

  此前不久,保监会已经下发《保监会关于开展 2016年度SARMRA 监管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11号规则》等规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SARMRA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基础与环境、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工具、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等。

  按照《11号规则》,80分是基准线,保险公司SARMRA评估最终成绩等于80分的话,对于最终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高于80分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控制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从而提升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80分的话,则将间接拉低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保监会曾组织开展过一次SARMRA试评估工作,要求全部保险公司对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此后,保监会又对其中33家公司的评估结果进行了现场复核。如今,偿二代正式实施之后的首次SARMRA评估即将展开,公司在有了近一年时间的适应、准备及经验积累,预计2016年SARMRA评估得分有望出现较大幅度改善。”不仅如此,《报告》显示,超过8成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一半公司设立了独立的首席风险官;超6成公司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偿二代风险管理工作,且这一比例预期将会持续上升。

  流动性管理措施有待加强

  虽然正如上述所言,保险公司正在偿二代的引导下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求索。

  以市场颇为关注的流动性风险为例,其属于国内保险业的上升风险类。不过,这一趋势的关注与跟进似乎并未在保险公司的流动性管理上得到充分体现。

  《报告》显示,在流动性管理上,大多数保险公司更多的是按照监管要求开展了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报告和压力测试工作,而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别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指标监测分析。

  具体而言,仅按照监管要求开展现金流与流动性指标计算与报告工作的保险公司50家;仅按照监管要求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工作的公司48家;尚未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并开展相关演练工作的公司18家;基于实际情况开发自定义的流动性压力情景,并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工作的公司14家;基于实际情况开发自定义的流动性监测指标,并开展流动性监测与分析工作的公司20家。

  “近年来,人身险公司在发展模式上分化明显,其中一类是以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迅速实现规模扩张,负债端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主,资产端以短债长投模式为主。中短存续期产品容易导致短期内现金流大进大出,具有一定不稳定性。目前,由于新单保费大幅增长,短期内现金流呈现净流入,满期给付及退保风险可控。但一旦政策调整、资产端变化或外部风险传导等不利形势出现,将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因此,这类公司不仅应该按照监管要求开展了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报告和压力测试工作,更应在监管的引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指标监测分析。不过,目前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一位大型保险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和工具建设还远远不足。《报告》显示,受访的保险公司中仅有4家基于偿二代规则开发类资产负债匹配模型和工具,并加以应用到业务规划和资产配置等领域。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