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06:03 金融时报

  国际汇市不平静 意外频出成主因

  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夏季休假时段已经来临,但那些数周以来被英国脱欧公投“轰”得焦头烂额的汇市交易员们,并未获得喘息之机:在上周日本抛出或将加码经济刺激暗示、法国突现恐怖袭击事件、英国央行意外按兵不动以及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等诸多意外事件冲击下,国际汇市又经历了难以平静的一周。而展望本周,在后公投时代,7月21日议息的欧洲央行无论给市场带来惊喜还是惊吓,恐怕都将令汇市交易员暂且搁置美好的夏季出游计划。

  总体来看,日元、英镑、土耳其里拉并列成为上周国际汇市中的耀眼“明星”。7月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政府计划增加财政刺激力度。面对疲弱的日本经济表现以及过去数月冲高不下的日元汇率,安倍晋三此番言论被不少人士猜测为日本当局或将再度“直升机撒钱”。尽管日本当局对这种猜测给予否认,但日元汇率却终于因此“退烧”。上周,日元对美元汇率跌幅达到5%,创下1999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且为彭博跟踪的16种主要交易货币中对美元汇率跌幅最大的货币。此外,日元1个月期的市场波动率也在7月14日上扬至2008年12月以来最高。

  得益于英国脱欧公投市场影响逐渐缩小以及英国央行超出市场预期按兵不动,上周英镑一转颓势成功“逆袭”。7月14日,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并保持金融资产购买计划即量化宽松政策规模3750亿英镑不变。利率决议公布之后,当天英镑对美元大幅飙升200个基点至1.3480,为6月30日以来的最高点;英镑对欧元也大幅飙升至1.2045。不过,在英国7月会议纪要凸显出货币宽松前景之后,英镑汇率在随后一天走软。

  总体来看,上周,英镑对美元汇率涨幅仍旧达到1.9%,为3月4日以来最大单周涨幅。这是英镑近1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周涨幅。在前3周,由于受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的冲击,英镑汇率持续下滑。其中,7月6日,英镑对美元汇率甚至跌至1.2798,为31年以来最低点。尽管英镑对美元汇率在上周走高,但对欧元仍表现为弱势。上周,英镑对欧元下滑0.6%。

  相比日元和英镑,土耳其里拉所面临的冲击更是来得毫无征兆。7月16日,国际媒体突然传来消息,土耳其军方人员发动政变;但随后数小时,土耳其政府称,军方政变失败,该国局势已经得到控制。当天,里拉对美元汇率重挫4.6%至3.0157,为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是一场不曾预料到的政治冲击。”瑞银集团新兴市场财富管理驻纽约首席投资官乔治表示,之前许多资金已经流入土耳其,未来部分资金会流出,而在事件完全平息之前,土耳其里拉将维持弱势。截至北京时间7月18日本报记者发稿前,里拉汇率反弹,已经收复上周一半“失地”。

  除此之外,上周法国突然遭遇了8个月来第2次恐怖袭击,也成为各大国际媒体的头条。但从汇市来看,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欧元连涨5天。欧元对美元上周涨幅达到0.8%,为6月3日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瑞典北欧联合银行驻斯德哥尔摩首席分析师马丁表示,法国恐怖袭击事件短期内对全球市场影响有限,这个事件爆发本身与当前“反欧盟”以及反对全球化情绪相关,可能引发欧盟内部更大的压力。另有经济学家指出,欧元汇率上周走高,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认为英国脱欧公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有限的,这种乐观情绪上扬提振了欧元走势。

  相对而言,本周影响国际汇市的重大财经事件并不多。除了欧洲央行、巴西央行、南非央行和印尼央行将密集议息之外,澳央行会议纪要以及多国CPI以及就业数据,也或将对各国货币走势带来变数。不过,有经济学家表示,自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超出市场预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可谓意外频出。因此,尽管有些市场风险并不在“计划单”之内,投资者仍需提前备好应变之策。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