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06:50 第一财经日报

  张婧熠

  [无论是市场的回归理性,还是监管的全面完善,种种迹象都表明,博政策红利的阶段已经过去,重蹈互联网金融炒作的覆辙,渐成为市场最大的隐忧]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同时迎来强力监管和发展瓶颈之时,“金融科技”在年内迅速崛起,从模式研讨到行业定性,从创业热潮到投融资躁动,后者势头更为强劲。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是摇身一变,以“金融科技股”的姿态继续享资金热捧。但也有行业公司高管直言,靠讲故事来圈钱的阶段已经结束了;创业者与投资人或更趋理性。“金融科技”到底是会重蹈概念炒作的覆辙,还是以弯道超车真正实现突围?

  在行业标准和定义尚未明确之前,“金融科技”的热潮已经向资本市场袭来,并大有比肩此前互联网金融的迹象。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频发;仅在上周,就有跨境支付服务商iPayLinks、比特币企业Coinbase公布了新的融资进度。二级市场相关概念板块也已联动。今年4月,中银国际在恒生电子(600570.SH)的公司研报中率先使用了金融科技的概念。此后,不断有上市公司以区块链、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等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而被贴上“金融科技”的标签,针对金融科技的卖方研究报道也不断涌现。今年6月宣布与证通股份展开战略合作的中兴通讯(000063.SZ)、收购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备商标的鲁亿通(300423.SZ)等,也都处在金融科技的风口而备受市场关注。

  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似,金融科技崛起的一大卖点即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在近日召开的朗迪金融科技峰会上,翼勋金融运营总监杨阳就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处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专注于大企业融资服务,这也使得大众客户和小微企业在支付、理财、融资、征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蓝海。

  金融科技的此轮爆发也有着自身特有的轨迹和争议。一方面,市场观点预期行业已逐渐脱离“互联网+”早期模式,将发展至回归金融本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阶段。但另一方面,部分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摇身一变即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市场对于炒作噱头的担忧不减。多位行业分析师都曾提示金融科技政策低于预期及技术应用推进不力的风险。而更大的隐忧,或还在于资本市场的盲目和躁动。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姚安民就表示,过去五年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P2P模式在初期受监管的影响不大,智能手机的爆发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交易方式,并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公司进入该领域,“过去五年这个行业非常燥热。这是被催熟的环境,适当降一降温、下点雨,以后可以长出来更好的苗苗。”

  杨阳则预计,未来穿透式监管或还将继续深化,透过表象看清业务实质,以业务属性确定监管要求和监管职责分工。未来,实质上从事法定特许金融业务的企业或一律须拿牌照;法律法规尚无准入要求的“缺门槛”业务,需实施审慎监管,如设置技术安全标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准入门槛。同时,这类企业或还需要向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备案,接受自律管理。

  无论是市场的回归理性,还是监管的全面完善,种种迹象都表明,博政策红利的阶段已经过去,重蹈互联网金融炒作的覆辙,渐成为市场最大的隐忧。对于希望借金融科技风口的企业而言,再次站上风口需要换一种“打法”。

  一个较为明确的趋势是,金融科技对企业商业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技术手段的实用性需求凸显。51信用卡总经理蒋燕青就强调称,金融科技企业的真正价值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产品和提升金融服务,能够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用户人群,“独特的商业模式是金融科技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普惠金融董事长张辉也表示,三年前很多投资机构投资P2P、网贷等形态的金融科技,看的是新的商业模式;从去年开始投资热点和关注度都出现了转变,投资人开始关注是否有技术可以改变和改善金融链条上的某个环节。“靠讲故事勾画未来蓝图,或者照搬其他国家成熟模式而在国内圈钱的事情,目前不太可能发生了。”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