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05:1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去年轰轰烈烈的、被监管定义为“场外配资”的互联网配资业务,造就了一批互联网平台的短暂辉煌。如今,继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新金融、共享金融后,创新财富管理很可能跟科技金融一起,成为下一阶段互金领域的主题词。

  这不,一批互联网金融平台已开始转战财富管理了。如金斧子,在回归主营业务并低调进行业务扩容后,已成为综合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近日,这家公司面向高净值用户,和众多私募及券商资管合作发布了“家族财富工作室”,以提供私人项目合作、投顾拜访、理财沙龙等定制服务。由金斧子从券商和银行挖角来的投研、理财团队,将借由这个应用,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属服务。

  金斧子的说法是,他们要打造私人银行级别的财富管理服务,这可是传统银行私人银行的一大业务。而今,在积蓄了一定实力后,互联网金融梯队却在利用自己更为高效的技术架构,抢传统银行的饭碗。

  事实上,金斧子转战财富管理并非个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金行业就有一个趋势正在显现。很多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平台,如P2P、记账软件、第三方理财代销、垂直理财超市,都开始在为自己打上诸如“一站式理财平台”、“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财富管理管家”之类的标签。简而言之,越来越多的创新金融业态,开始在聚集了一定规模的用户后,往个人资产管理方向转型。甚至有个别背靠闭环生态的平台,还跟券商资管合作,将用户在自身体系内产生的信贷资产打包,设计成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挂牌。

  日前在证券时报举办的2016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直言——财富管理的风口真的到了。他的理由很清晰。首先,这几年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仅催生了一批新的业态,更在业务内涵、技术应用和投资人教育上,为市场参与主体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共享基础。互联网金融平台有可能彼此借力,或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把财富管理做好。其次,从底层支付到大数据风控再到信贷审批,新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深入各个金融领域。市场完全有理由去期待,新技术将有效降低财富管理的门槛,提高个人资产配置的效率。

  而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番表态并不是赵卫星的盲目乐观。事实上,在赵卫星参加的这一场名为《互金新势力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机会与挑战》的圆桌里,其他参与的四位嘉宾,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平安普惠网销中心总经理许峰、东海证券副总裁王一军,也都从各自细分领域出发,阐述了对互金梯队参与财富管理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互金平台参与财富管理的机遇已然成熟。而他们的论据究竟如何?欢迎关注本报后续的财富管理论坛特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