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17:24 东方网

  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还没有举行股东大会以推选新一届董事会的任何公告发布,但民生银行(600016.SH)股东们纷纷增持的行为,还是让投资者猜测这家银行董事会换届选举为期不远。

  本应该于2015年4月完成的第七届董事会选举,由于此前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调查,一直拖延至今还未完成。今年1月初,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郑万春出任了民生银行行长,此举被认为公司管理层大势稳定的重要信号。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民生银行行长人选的落定,以及内部和外部影响民生银行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今年7月份的最终消失,适逢20周年行庆的民生银行将在年内完成第七届董事会改选。

  根据民生银行公司章程,民生银行董事会由1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含董事长、副董事长)、9名非执行董事(含副董事长)以及6名外部独立非执行董事。从第六届董事会成员的组成来看,这18名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5人,这6人成为民生银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下属各专门委员会的最重要成员。

  毫无疑问,这6个席位会是未来股东争夺的焦点。

  种种迹象也显示,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已经在为此摩拳擦掌——争夺民生银行的董事会关键席位以及未来董事会的话语权。

  卷入这一席位争夺的包括了外资股东。香港联交所的公告信息显示,过去1个多月以来,包括国泰君安国际、贝莱德资本、高盛以及JP摩根、麦格理等外资一直在加仓购买民生银行H股股份。其中,贝莱德资本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权比例上升至6.44%,上年末这一数据为6.11%。国泰君安国际则大举增持至5.56亿股,占H股比例8.02%。尽管这些外资机构在过去并没有直接委派自己的代表出任董事或者管理层成员,但是毫无疑问,对于民生银行这样一家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而言,这些机构的投票权将会左右未来董事会的走向。

  A股市场也不平静。7月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位列A股第九和第十大股东的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以合计5.48%的持股比例取得股权相对领先优势。这一优势将确保东方集团在董事会取得关键管理委员会的席位。此前,身兼东方集团董事长的张宏伟已经连续两届担任民生银行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副董事长。

  最新的行动来自泛海集团。泛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卢志强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至少增持了3.95亿股A股民生银行股份。其中包含了7月11日的大宗交易成交的3.92亿股,以及7月11日-12日场内增持的300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8.82元/股以及9.02元/股,耗资近35亿元。增持完成以后,泛海集团以及卢志强合计持有的股权比例将达到全部A股总股份的4.18%,从而再次进入A股前十大股东行列。此前,由于泛海集团的减持以及安邦系2014年的大举增持,泛海集团一度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在7月11日大宗交易成交了3.92亿股以后,民生银行7月14日再次出现大宗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大宗交易与7月11日的大宗交易为同一券商营业部——民生证券北京北蜂窝路营业部。本次大宗交易涉及民生银行A股4.5亿股,耗资超过40亿元。鉴于此前的大宗交易已经确认为卢志强买入,而民生证券又隶属泛海集团,市场猜测这一买入行为仍然是卢志强所为。

  这意味着卢志强以及泛海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比例已经大举升至5.7%,超过了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的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5.48%),位列民生银行A股第三大表决权股东,仅次于安邦系以及刘永好的新希望系。安邦系通过旗下的险资控制民生银行全部股份17.78%的股权,新希望则持有6.17%的股权。

  卢志强的这一增持行为打破了民生银行暂时的股权平衡。从2014年年中以来,安邦通过旗下的雄厚的保险资金先后增持A股至61.27亿股,H股至3.59亿股,合计64.86亿股,占民生银行全部A+H股份的17.78%,位列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安邦系的增持一度引发外界对于民生银行未来发展的猜想。安邦的增持打破了民生银行股权架构上一直以来的“大股东不超过10%”的规矩。尤其是在安邦系增持之后,中国人寿以及华夏人寿却先后减持民生银行,而原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系也在减持,并最终减持至6.17%。有投资者担心包括新希望在内的减持是为安邦上位让路,民生银行或将最终为安邦系所控制。

  不过,安邦董事长吴小晖于2015年初表示,安邦只做财务投资者,会全力支持董事会工作。此前,安邦提名的董事成员姚大锋已经顺利进入了民生银行董事会。

  耐人寻味的是姚大锋的董事任职资格直至今天还未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复,这也导致新一届的董事会改选迟迟无法顺利推进。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则表示,只要姚大锋任职资格获批,将会尽快启动新一届董事会改选。

  卢志强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的增持。或许预示姚大锋的董事资格获批将很快落定。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围绕董事席位以及未来关键席位的争夺,民生银行股权经过一年多的平静以后再起波澜。各路资本围绕董事会成员以及关键管理委员会席位的争夺提前上演。

  尽管过去两年民生银行的股权关系、管理层团队并不稳定,甚至还遭受着资产质量下降的巨大压力,投资者还是看好这家银行的经营前景,尤其是本届董事会改选完成之后,即使是目前的争夺非常激烈。包括泛海集团、国泰君安国际等在内的机构对于民生银行的增持,也反映了产业资本对于民生银行未来经营的看好。

  这家成立于1996年年初的民营银行,自从成立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焦点,并曾经以其创新性的事业部制引领银行业发展。公开的财务资料也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民生银行总资产规模达4.82万亿,发放的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存款2.84万亿。以资产规模计算,民生银行为中国第十大商业银行。自2008年以来的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0%,成为中国过去一段时间内发展最快的银行之一。

  民生银行于2015年3月首推凤凰计划,力图以战略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经营变局,并重塑核心竞争力。在这一战略下,民生银行全面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并强调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理模式。

  外界也普遍认为适逢20周年行庆的民生银行或将在经营上做出进一步的重大举措。此前,民生银行曾经宣布收购香港的投行机构华富国际,耗资40亿元。最近刚刚完成国内首单联营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3.5亿元。市场对于民生银行的创新性依然保持高度期待。

  重要股东对于董事会席位和关键管理委员会职位的争夺,也正是对于民生银行未来发展方向的争夺。时至今日,谁能主宰未来民生银行的发展,还未得知。考虑到相对分散的股权关系,相互之间的制衡,妥协才是最终出路。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