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4日0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亚马逊影业崛起: 未来领袖,还是搅局者?

  柳莺

  如果说去年大肆席卷的合拍片风潮,让人们看到不同国家电影资源整合令人憧憬的前途,那么,今年全球电影行业最惹眼的亮点则来自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近年来,亚马逊在电影领域的发展势头,可谓异军突起,罕逢敌手。今年戛纳,是亚马逊大放异彩的一年,包括《咖啡公社》、《小姐》在内的五部影片集体亮相官方单元,人们熟悉的“amazon”标志,终于跃上了大银幕。

  任何一头巨鳄的苏醒,都并非毫无征兆。亚马逊影业走到今天,虽然已是令人错愕的迅猛,却也是几年来不断摸索与调整的结果。2010年,成立伊始的亚马逊工作室只是一个开放的在线影视剧项目开发平台。注册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剧本与样片的方式,让自己的项目进入亚马逊内部的审核程序。2014年,自制电视剧《透明家庭》大获成功,亚马逊适时地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了电影业。得到金牌制片人泰德·霍普的加持,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抛出了野心勃勃的电影计划,剑指奥斯卡,对大银幕的渴望昭然若揭。2015年,公司与斯派克·李达成合作协议,《芝拉克》成为亚马逊独立制片的首部作品,在柏林电影节非竞赛单元亮相。

  目前,亚马逊每年拍摄及购买12部影片的计划正在稳步进行,除制片外,公司在发行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今年戛纳是其阶段喜人成果的集中体现。亚马逊在经营模式上的灵活与多元,在入围的五部影片中初见端倪——去年十一月早早买下视觉冲击力极强的《霓虹恶魔》已经证明了其不凡的眼光。在戛纳开幕影片宣布之前又购得《咖啡公社》在北美戏院与网络平台的发行权。除此之外,亚马逊还与伍迪·艾伦签下了一部六集电视剧的合约。将这位老顽童导演收入麾下,不啻为公司的一项大胆之举。要知道,去年《无理之人》的票房失败,让从2009年起就和伍迪·艾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索尼经典怨声载道。亚马逊此番接盘,可谓魄力十足。同样在2月就敲定北美发行的,还有在柏林电影市场购得的朴赞郁新作《小姐》,帮助亚洲导演开拓国际化道路,亚马逊可能将以此方式,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第二位有幸与亚马逊合作的是北美独立电影扛旗者吉姆·贾木许,这位桀骜不驯的小众电影作者,曾经被保守而霸道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折磨得死去活来,在制作由亚马逊投资的《帕特森》时,则获得了异常的自由。这种自由,或许来自亚马逊影业高层对电影艺术的坚持,与对电影商业价值的不同考量。“亚马逊保证会将我的影片推往影院,而不是只在网络点播。成功打消了我对发行的顾虑之后,合作便变得非常愉快。毕竟,他们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群真正的疯狂影迷。”贾木许在戛纳电影节坦言。

  有了创作自由度和足够资金与发行渠道的保障,导演在创作时具有更大的空间,在亚马逊那里,艺术与商业似乎取得了平衡。反观它的竞争对手Netflix,则因为太过拘泥于网络点播,而迟迟没有新的动作。从制片到发行,亚马逊影业如同一条逐渐苏醒的大鳄,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搅乱”本就不怎么平静的市场。新媒体的介入,究竟是对电影产业的一针强心剂,还是扰乱秩序的闯入者,这一切都要假以时日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编辑 李二民)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