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2日23:33 经济观察报

  刘晓鲲

  近期,万能保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是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通过销售万能险募资资金,大笔购入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商——万科的股权,从而引起“宝万”之争,乃至宝能系提出议案“血洗”万科董事会。

  彼时有人士质疑,万能险股权表决权的合法性,对此,保险业内资深专家向经济观察报就万能保险的定义、起源、发展现状以及监管等八大问题进行阐释。(问=经济观察报;答=保险业内资深专家)。

  问:万能保险是什么?

  答:万能保险(universalinsur-ance)是在传统人身保险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保险产品,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在国外保险市场属于较为成熟的保险险种。万能保险所缴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账户,投资账户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理财,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万能保险之所以“万能”,在于客户在投保后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以确定保障与投资的最佳比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与其他保险产品相比,万能保险具有透明、灵活的鲜明特点:

  一是采用账户式管理,客户利益清晰。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账户价值的方式,知悉持有的保单利益。同时,万能保险每月公布结算利率,消费者能够简单比较各公司产品的收益情况,便于消费者选择。

  二是透明度高,消费者享有较好的知情权。万能保险在产品条款中会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水平,包括预定费用率、保险发生率、退保费用等等,消费者可以直观比较不同公司万能保险产品的费用水平。

  三是产品灵活,消费者享有更多自主权。万能保险一般都提供有保险费缓交、弹性交费期间、部分领取、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减保额或增加保障内容等功能,消费者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可以更好满足保险需求。

  问、万能保险的起源和发展如何?

  答:万能保险于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美国当时高通货膨胀率、沉重的税收负担和较低的保证利率的金融环境使得传统产品无法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传统的人寿保险资产运用以银行存款为中心,重视安全性,但在高通胀时代,其固有的资金增值速度较慢的缺点也显现无余。投保人的保险资金存在着实际贬值的风险,消费者更希望能买到既含有传统寿险保障,又能帮助自有资金快速增值的新型保险产品。在此背景下,万能保险便应运而生。

  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万能保险产品,将寿险保障和资金运作两个概念结合在同一张保单内。最初的产品十分简单,由定期寿险和递延年金组合而成。当时正值美国历史上一段高利率时期(高过两位数),万能保险在最初的几年内保持着高额的投资回报,其账户价值明显大于传统普通型寿险的现金价值。因此到了80年代初,万能保险由于当时的高利率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万能保险的市场占有率由1979年以前的空白上升到1983年的14%,到1985年更是达到了顶峰(占比38%),此后由于美国股市的持续走强,变额万能寿险(类似于我国投资连结保险)抢占了万能保险的市场份额,到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万能保险的份额占比不到20%。不过自2000年以来,美国万能保险的发展逐步回暖。2005年至今,美国万能保险的占比基本维持在38%-40%的区间,平均保费在4千至5千美元之间,平均保额在30万美元以上,代理人和经纪人仍旧是万能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

  目前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已开办了万能保险。

  问、万能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如何?

  答:2000年,太平洋保险开发了我国第一款万能保险产品,万能保险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自2000年以来,万能保险保费收入迅速增长,尤其是2005年-2007年,随着股市等投资市场的火爆及银行利率的不断提升,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的逐渐升温,万能保险尤其是偏储蓄型的万能保险在银保渠道的销售迅速上升,有些公司的万能保险比例一度达到30%-40%。但随着之后股票市场的走低,万能保险业务逐渐下滑,至2011年,降至相对低点,约占行业规模保费的10%。

  2012年以来,部分公司为了满足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同时迎合消费者的理财需求,加大了万能产品的销售力度,行业万能保险保费收入占比有所回升。在万能保险引入初期,国内对其了解基本是一片空白;但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公众对这种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形态已不再陌生,“万能保险”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了解和接受。

  2015年2月1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5〕19号),决定实施万能保险费率政策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取消万能保险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将定价权完全交给市场,由保险公司自主确定。有利于倒逼保险公司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向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的保险产品。

  二是增加了最低保证利率准备金要求,反映不同保证利率的不同风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越高,需要计提的准备金越高,偿付能力要求就越高。主要目的是通过准备金控制前端定价风险。

  三是提高最低风险保额与保单账户价值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升至20%,提高了3倍。有利于提高客户的风险保障程度,体现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

  四是提高万能账户的透明度,万能账户资产与公司其他资产保持独立,各万能账户间相互独立。有利于确保万能保险核算透明,保护消费者利益。

  五是降低万能保险费用率水平,趸交万能保险初始费用上限普降一半,退保费用上限普降一半。有利于提高保单的客户回报,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利益。

  六是适度放宽了期交万能保险的基本保险费限制,鼓励保险公司发展期交保障类万能保险产品,提高保障程度,提升业务人员销售积极性。

  问、万能保险与其他保险产品法律关系上有什么区别?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结算利率如何制定?

  答:万能保险与其他保险产品一样,形成的资产全部进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属于保险公司表内资产,法律关系上为资产负债架构,与基金产品、信托产品等信托架构金融产品有本质区别,不应将万能保险与基金产品、信托产品等进行简单对比。

  在资金运用方面,万能险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收取保费形成的准备金。与其他保险资金一样,万能险在资金运用渠道、资金运用比例、信息披露等方面受到严格的监管。

  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主要由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投资收益、未来市场预期等因素综合确定,投资表现好的时候结算利率一般会随之上升,投资表现不好的时候结算利率一般会随之下降。同时,万能保险设有平滑机制,在投资收益好的年份,从实际投资收益超过结算利息的部分提取一定的特别储备,在投资市场低迷的时候,释放特别储备,以丰补歉,确保各年间的结算利率保持稳定,维护客户的合理预期。

  问、监管部门对万能保险进行哪些监管?

  答:目前,监管部门重点从资本约束、产品报备、信息披露、资金运用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监管。

  一是强化资本约束和规模管控。“偿二代”对高收益万能险的资本要求显著提升。出台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相关政策,将以高收益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期产品规模与资本实力相挂钩,将中短期产品规模严格控制在资本金的2倍以内。

  二是严格产品审批备案。将最低保证利率超过3.5%的万能保险产品纳入审批范围,有效约束部分公司的激进定价。推动人身保险条款通俗化、标准化、简单化,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买保险,从源头防范销售误导风险。

  三是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保险公司在销售万能险时充分披露保险责任、结算利率、退保风险等重要信息,进行利益演示,向消费者全面提示风险,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严格监管资金运用。对万能保险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进行严格监管,强化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防范投资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问、万能保险适合什么样的消费人群?

  答: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伤残、疾病、年老等风险事故时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提供经济补偿或给付保险金。从产品设计类型看,人身保险产品可以设计为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万能型保险产品(万能保险)只是其中一种设计类型。不同设计类型的产品风险不同,保障不同,适合的客户群体也不同,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适合购买万能保险。

  一般来说,万能保险较为适合具有如下特征的消费人群:一是消费者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二是消费者有一笔富裕资金且长期内没有其他投资意向;三是消费者有一定的投资和风险承受意识,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投资。

  问、消费者在购买万能保险时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答:目前,消费者选择、购买万能保险的渠道有很多,包括银行网点、营销员、公司官方网站或其他互联网平台等。消费者应当结合自身的需求,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万能保险。在购买万能保险时,消费者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际收益可能会有折扣。万能保险都有保底收益但高于保底收益的部分是不确定的。二是投资收益并非立竿见影。消费者购买万能保险时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中关于费用的部分,知晓前期账户收益部分会被一些费用抵销,产品需持有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产生收益。三是退保可能存在损失。由于买万能保险需要扣除初始费用、风险管理费等诸多的费用,前几年保单个人账户价值会较低,所以如果退保会存在退保损失。

  问、保险公司经营万能保险应注意哪些风险?

  答:根据中国保监会当前有关规定,万能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信息披露、账户管理、资金运用、准备金提取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合规经营此类保险。

  结合我国万能保险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在开办万能保险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风险:一是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保险公司应当审慎定价、稳健投资,合理选择投资工具和确定资产结构,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二是现金流风险。保险公司应当合理确定各类产品的业务规模,科学制定业务计划、进度安排和考核指标,加强业务动态监管,避免业务过度集中、大起大落和现金流的大进大出。三是偿付能力风险。保险公司应当以2016年偿二代的正式实施为契机,提高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偿付能力预测分析,切实防范偿付能力风险。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