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2日01: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曾福斌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2016年以来,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工作要求,针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特点和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市场关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持续保持监管执法工作的高压态势。

  据张晓军介绍,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受理涉嫌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38起,启动初步调查案件241起,新立案件138起,新立涉外案件76起。办结立案案件101起,同比增长25%,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8起,同比增长27%,累计对253名涉案当事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冻结涉案资金20.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办案件444起,同比增长48%,案件查处数量继续呈现快速攀升态势。

  1~6月,新立内幕交易初查和立案案件共193起,占比达52%,为当前在办最主要案件类型。新立操纵市场案件52起,比去年同期增长68%,是数量增长最快的案件类型。IPO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33起,中介机构未按规定履职案件18起,增长明显。新立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42起,基金经理涉案占比85%,长期居高不下。

  张晓军表示,2016年上半年违法违规案件主要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案件涉及领域不断拓宽,覆盖面广。内幕交易案件除主板市场易发多发外,新三板市场案件不断上升,内幕信息涉及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控制权变更、高送转等多种题材,涵盖法定内幕信息全部类型。操纵市场案件在传统主板市场持续攀升,在期货市场、新三板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沪港通等领域不断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全面覆盖主板和新三板市场的IPO、挂牌、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并购重组各环节。基金、保险、券商、资管、银行均出现利用未公开信息违法案件,部分领域案件持续高发。

  二是违法主体类型不断增多,少数违法主体屡涉违法。内幕交易主体除涉及与上市公司治理直接相关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公司董、监、高外,公职人员、交易对手方及与其关系密切人员也多有涉案。操纵市场涉案主体除一般机构和个人外,还涉及券商、信托、私募基金、配资公司等特殊主体。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中,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方等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涉案案件占比上升明显。此外,部分违法主体多次被立案查处,不少违法主体屡涉违法。

  三是违法违规手段复杂多变,花样不断翻新。上半年调查的多起操纵市场案件中,违法分子既有采用利用资金或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利用信息优势联合、“黑嘴”荐股等传统手法,还有采用利用配资系统多点布局、多账户分仓、以信托账户掩护、程序化下单等新型手法,有些案件多种操纵手法交织,花样不断翻新。

  四是违法交易金额屡创新高,违法情节严重。上半年查处的内幕交易、老鼠仓、市场操纵等交易型案件的累计交易金额、非法获利金额呈现不断攀升态势,部分案件创历史新高,违法情节特别严重。蔡某“老鼠仓”案非法交易金额累计达57亿元,苏某内幕交易案非法获利达1.5亿元,均创该类案件历史新高。

  五是信息披露违法涉及主体广泛,危害后果严重。

  六是审计评估机构多有涉案,市场反映强烈。

  张晓军指出,下半年,证监会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态,进一步优化“类案集中、批次推进、持续高压”的案件查办组织模式,持续保持对各类违法违规的高压态势,坚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