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万科股权之争,无疑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场争斗牵涉的人物角色、折射出的问题都太多,以至于从不同的角度能解读出很多故事。各自立场不同,关心的问题自然也不同。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应被热闹的表象牵走了注意力,而要还原到纯粹的利益关系当中去:这场股权之争,可能出现的每一步进展和结果,对于投资者的利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反过来,作为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哪些是可以做的?
万科作为一个巨头企业,他有多重身份:上市公司(A+H)、混合所有制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等等,与此相应,其对应的利益相关者,除了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华润、宝能、万科管理层、深圳地铁以及深圳市政府,还有大量中小股东、万科员工、供应商以及客户等。大股东和管理层,是一个企业最顶层的组织机构,其动荡可能对所有相关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大家都关心万科股权之争的原因。
必须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不管多么关心,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并不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场股权之争的进展,这是话语权的综合较量,最终的结局取决于几个主要方面的看法和力量的平衡。对于中小投资者,不管是万科作为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还是作为房地产公司的房产投资人,维护其投资利益稳定的前提都是,万科作为一个企业能继续稳定的运营,持续创造价值。
从万科H股的股价走势来看,自从华润方面对万科管理层提出的引入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以及万科管理层面临被“请”出局的尴尬之后,万科股票价格就出现较大波动,截至29日收盘,万科港股跌去了12%。这足以表明投资者对可能出现的管理层变动所持的态度是担忧而不是期待。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在关键时间窗口,考虑的问题无非是买入、卖出、还是按兵不动,对应的是对公司未来走向的判断。前期股价走势反应出投资者希望保持现有管理层的局面,而按目前事态的发展来看,这一结果的可能性也应该是最大的,尤其是自从宝能上周提出罢免所有现任董事监事的议案后,新增各方力量介入,舆论发生转向。如果确实如此,深圳地铁仍有望加入,这对万科无疑是一大利好,那么万科的继续发展还是有可期待之处的。
当然,王石等现任管理层出局,华润加宝能掌权,组建新管理层也仍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万科往后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变动,不管这一变动最终对万科而言是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至少对目前的中小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而言,这意味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自然会体现在前期的股价走势以及对公司品牌和产品的态度上,这反过来无疑又会影响到公司后期的运营。因此,对于那些认为较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就应当谨慎一些了。
跳出这些问题以外,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被动卷入这种风波之中时,除了被动地关注和接受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的信息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在此次事件发酵的过程中,万科独立董事华生的上中下三篇《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可谓一波小高潮,洋洋洒洒让人从中获得了很多信息,但同时不免让人陷入疑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事是大家不知道的?而这种个人化的表达,显然不应该作为投资者了解公司信息的常规化途径。
通常在大股东忙于股权之争时,中小投资者往往是被忽略了的。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争取。最核心的就是知情权:要判断公司的走向前提就是要掌握大量真实的信息,需要敦促公司披露,向监管层提出意见,通过证监会和交易所保持对事件进展的掌握。比如,此次万科股权之争中,深交所就介入发函询问华润和宝能是否为一致行动人,类似的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事件在符合规定、不伤害投资者利益的轨道上发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