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8日05:43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浠

  一位证监系统的官员曾告诉笔者,上市公司的监管核心就在于公开透明,只要保证信息披露足够公开透明,剩下的让投资者自己去决策即可。

  万科股权之争进行到现在,变幻莫测,错综复杂。而在核心问题上,显然并没有做到足够的公开透明。

  若不是独立董事华生先生冒着违规的风险披露了董事会讨论的细节,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华润、宝能系等各方的立场,认识都极为模糊。其中最为模糊的是,华润与宝能系之间,已被市场普遍怀疑有一致行动人的嫌疑。

  监管层的介入,是事件转机的希望所在。

  6月27日,深交所向华润及“宝能系”分别下发关注函,要求双方各自说明,二者是否存在协议或其他安排等形式,以共同扩大所能支配的万科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事实,同时须对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说明是否互为一致行动人及其理由。

  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监管层的介入,至少将使得华润、宝能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能更加公开透明,让投资者的理性判断有更多的依据。

  如果这家曾被视为有最好治理结构的A股上市公司,在关键时候,都难以做到让投资者满意的公开透明,那么其他A股上市公司又将如何做到让投资者放心。

  这同样是监管层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回过头来看,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万科管理层的大意也是重要因素。

  原本大股东华润不干涉万科经营的财务投资者角色,并不是一个普遍可以实现的商业结果,而是在双方高层难得默契下形成的佳话。但这种佳话有其保鲜期,在新的时空条件之下,往往难以持续,万科管理层未能及时因势而变。

  相信资本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万科这么一家A股难得的优秀公司被资本的力量摧毁,这从当天与会机构及中小股东的表态即可见一斑。但华润与宝能系均反对重组预案,宝能系更是提议罢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已让市场感觉万科管理层岌岌可危。

  如今在市场化规则下,万科管理层已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要有转机实属不易。如果市场化规则下行不通,通过如国资委、深圳市政府等行政渠道去解决这一危机,即使最后能圆满解决,恐怕亦是万科这样一家市场化标签明显的公司的无奈之举。(编辑 郑世凤)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