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7日07:00 第一财经日报

  欧洲的黑天鹅会成 中国的白天鹅吗

  孙维维

  [英国退欧公投结果于24日揭晓,支持退欧者以51.9%比48.1%的微弱优势获胜。]

  英国退欧公投结果于24日揭晓,支持退欧者以51.9%比48.1%的微弱优势获胜。英国选择退欧的结果让世界大跌眼镜,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一时大涨大跌,乱作一团。

  英国退欧为何结果出人意料?退欧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公投结果宣布之后,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几乎一致的看法是,英国退欧无论对于英国、欧洲,还是全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欧盟来说更可能是噩梦的开始。

  英国:国家未来成谜

  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出来之后,英镑暴跌,英国股市下挫,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除了搅乱金融市场,退欧对英国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对英国而言,退欧冲击主要集中于经贸方面:退欧意味着英国可能退出欧盟自贸区,其借助欧盟与其他国家/地区签订的贸易协定(包括与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也将同时失效,据WTO估计,这些潜在失效协定占英国全球贸易总量约80%。从直接的贸易影响来看,由于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占GDP接近80%和出口的41%,其受到的冲击最大。从出口区域来看,欧盟占英国总出口的44%,脱离了欧洲大市场将对英国经济造成冲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颜色预测:英国经济在三、四季度可能出现负增长,全年GDP增长率将下滑到1.2%,这是上半年、下半年平均的结果。而在2017年,英国GDP增长率将直接下调1个百分点,大概会在0.5%。所以,退欧对英国经济会是一个很大打击。

  除了将对实体经济和服务产生冲击,众多在英金融机构也对英国退欧后能否继续在欧盟区域内自由经营表示担心。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担心英国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巨大打击:金融业贡献英国GDP近10%,伦敦市场外汇交易量占全球40%左右,全球离岸中心债券存量中伦敦占比约60%,一旦退欧,新协议短期达不成,很多设立在伦敦的金融机构就要搬回欧洲,对金融业打击巨大。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英国不得不面临重新争取欧洲单一市场的准入与展开谈判,或许谈判中有所妥协,但不可否认,英国贸易与经济情况会变得更糟。

  除了经济上的影响,退欧也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北爱尔兰新芬党已经表示将会就北爱尔兰独立、爱尔兰统一举行新的投票。沈建光认为苏格兰地区在公投中压倒性支持留欧,以及结合早前苏格兰领袖的讲话来看,苏格兰要求脱离英国留在欧洲的公投为时不远。

  当然,退欧是英国为自己选择的一条新的道路,“穷则思变”,对英国来说也存在积极方面,除撇清了与欧洲难民危机的关系外,英国经济发展也获得了更大可能性。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退欧后的英国摆脱了欧盟低效决策机制的束缚,以后在与中国开展贸易、吸引中国投资等方面将有更大自主权,决策机制更加高效。

  而对于退欧后的英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将有何新的转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红续表示,英国在去年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时又开启了面向全球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个苗头,虽然对欧关系在英国外交政策中的支柱地位不会受到动摇,但会越来越看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邓海清同样认为,对英国而言,在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倒向一边,通过博弈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对英国长期发展而言的最佳选择。

  欧盟:需提防多米诺骨牌效应

  英国退欧结果出来后,欧盟国家股市开盘暴跌,德国DAX盘中最大跌幅达到10%,欧元大幅贬值。对此,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预测:此次公投对金融市场造成的脉冲式冲击应在一两周内就可消退。但由于在英国和欧盟成员国的内部诸多事件将持续发酵,反复拉锯将对市场不断投下阴影,因此欧洲的风险偏好至少在中期内、年底前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资本市场也将随之震荡。

  对于此轮英国退欧引起的资本市场震荡的强度,学者们看法不同。

  张明认为,金融市场方面,尚未从债务危机中完全恢复的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债券利差可能受负面市场情绪的影响,但由于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国,由信心冲击造成的债务违约甚至金融危机出现的概率很低。

  俞平康则提醒欧洲再次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退欧细节谈判将持续最长2年时间,对英国及欧洲经济的影响会持续发酵,并伴随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如果欧盟的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将导致席卷欧洲的经济危机。

  不管经济危机是否会如约而至,欧洲新一轮的经济下滑是板上钉钉的。颜色预计:对于欧元区的GDP而言,2016年会从1.4%下滑至1.2%,2017年会从1.5%下滑至1.2%。张明认为其经济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协定可能取消,导致作为英国最大进口来源地的欧洲国家受到冲击。从对英出口占GDP的比重来看,爱尔兰、挪威、比利时、荷兰四国近几年均超过了5%,其经济增长可能会因英国退欧遭到拖累。

  在欧洲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如果政治局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欧盟可能走向崩溃的边缘。沈建光指出,对于欧盟来说,英国退欧将冲击欧盟一体化进程。其实不仅英国,整个欧洲都面临政治领导力下降的尴尬局面。从希腊债务公投到英国退欧公投,均说明未来政治风险仍是困扰欧洲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同时,卡梅伦政府的负面示范效应也正在欧盟内部蔓延,英国退欧结束之后,荷兰自由党领导人海尔茨·维尔德甚至呼吁荷兰民众也需就是否退欧进行公投。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英国退欧提供了一个不好的“范例”,很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导致更多的成员国退出欧盟,荷兰、法国等已经有人提出举行退欧公投。

  英国退欧拉开了“去全球化”的闸门。正如邓海清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结局如何,英国退欧已经埋下了祸根,蝴蝶已经扇动了翅膀。

  对中国的影响:英国退欧或成白天鹅事件?

  这一幕发生在大西洋畔的博弈,对万里之外的中国有何影响呢?英国退欧当日,沪指盘中下跌2.92%,收盘跌1.3%,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好。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从6.5815单日贬值0.86%,至6.6378。中国金融市场也受到了英国退欧公投结果的影响。

  英国退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短期内将围绕汇率途径展开。俞平康认为,短期内汇率变化引发资本外流。美元升值导致的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将加剧中国的资本外流,造成中国国内的流动性边际收紧。中期内汇率变化将改变贸易结构,并总体上伤及出口。一方面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的升值,对中国的出口不利;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有利于中国的出口。由于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美国第二,因此汇率的变化总体上对中国的净出口造成伤害,同时促使中国的出口向美国倾斜。当然,如果欧洲经济进一步下滑,以及由此带来全球性风险,将进一步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切正发生在中国经济艰难筑底的过程中,叠加中国自身结构性问题,将给国内下滑的经济带来进一步压力。

  虽然中国经济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负面影响,但颜色认为,从长远来讲,英国退欧对中国并非一件坏事。一方面,英国跟欧盟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其中对于中国的立场有很大的分歧。欧盟对于中国经贸、投资、金融方面都持比较僵化的立场,英国则一直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为了维持伦敦传统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一直积极让伦敦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交易中心,在发行人民币债券、经贸以及“一带一路”方面,英国都非常积极。之前,英国虽对欧盟不满,但身在其中,不够自由。脱离欧盟后,对中英关系将会有促进。

  邓海清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对于欧盟来讲,英国退欧是一只不折不扣的“黑天鹅”,但对中国而言,这或许是一只意外的“白天鹅”。英国退欧对中国而言,带来了诸多好的可能性:第一,英国需要新的合作伙伴,中国与英国全面合作成为可能,在经济、金融、政治甚至军事领域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间;第二,英国脱离欧盟,欧盟的议价能力下降,中国能够“乘虚而入”,与两方分别谈判获取最大利益;第三,英国退欧导致英国以及欧盟资产双双暴跌,未来不确定性风险也在上升,中国经济如果能稳定,中国资产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优质资产是可能的;第四,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欧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已是必然,如果未来还有其他国家效仿,欧元甚至存在瓦解的可能,从国际货币相对排序来讲,人民币相对价值上升,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会。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