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11: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几年,并购重组爆发式增长,在重组方案中很多上市公司作出了业绩承诺。但现实是,业绩失诺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监管层也一直无严厉处罚。不过这种现状即将改变。

  今日,证监会已正式启动对并购重组未实现业绩承诺的有关调查。6月17日,证监会在有关业绩补偿承诺的问答中的态度表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不得随意更改。事实上,监管层今年此前已多次透露出加强对并购重组标的业绩承诺信息披露监管的理念。

  上市公司取消业绩补偿新方案

  昨日晚间,\*ST宇顺公告,公司董事会决定取消于6月2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方案,,并与林萌等股东进行沟通、协商,最终决定仍按照各方于2013年8月、2015年6月签订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约定的业绩补偿方案进行补偿。

  永安林业昨晚亦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取消2015年度股东大会中《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2015年度业绩实现情况及利润补偿方案的议案》的审议。公司将根据最新监管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 2015 年度的业绩补偿方案并另行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表决。

  导致上市公司频频取消业绩补偿方案的原因在于,6月17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业绩补偿承诺的相关政策,要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重组方应当严格按照业绩补偿协议履行承诺,不得适用《上市公司监管指 引第 4 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第五条的规定,变更其作出的业绩补

  偿承诺。

  第五条规定的具体内容为,除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自身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外,承诺确已无法履行或者履行承诺不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权益的,承诺相关方应充分披露原因,并向上市公司或其他投资者提出用新承诺替代原有承诺或者提出豁免履行承诺义务。上述变更方案应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上市公司应向股东提供网络投票方式,承诺 相关方及关联方应回避表决。独立董事、监事会应就承诺相关方提出的变更方案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或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发表意见。变更方案未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承诺到期的,视同超期未履行承诺。

  该条款指出,上市公司若无法履行承诺可提出新承诺代替原有承诺。因此,部分上市公司对于即便业绩承诺没有兑现也未有过多担心。其中,现金补偿是最常见的方式。

  “现金补偿并不合理。投资者投资的是现金对应的市值。采用这种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重组方和大股东是利益最大的。这表面看似处罚机制,实质无关痛痒。”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并购重组成证监会今年监管重点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出现井喷,标的资产高估值、高承诺。但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到期后通常采取现金补偿等各种方式进行补偿。监管层在该方面尚没有严厉监管。

  不过,对业绩补偿承诺监管漏洞将进一步完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并购重组将会是今年证监会的监管重点。此前,通过重组新规,对炒壳、借壳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证监会在与重组新规同日公布的《关于上市公司业绩补偿承诺的相关问题与解答》中就明确表示,不得随意作出业绩承诺的变更。

  事实上,监管层在业绩承诺方面的严格监管早已迹象,此前已多次透露出加强对并购重组标的业绩承诺信息披露监管的理念。

  6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举行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报披露后,证监会重点关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履行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情况。证监会将继续强化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信息披露监管,对违法违规事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维护市场秩序。

  此前北京证监局也已对收购标的承诺业绩严重不达标的中水渔业进行了立案调查。收购标的公司2015年业绩出现巨额亏损,未能达到收购时承诺的 4,324 万元净利润。实际业绩与之前承诺差距甚大。

  “此前以过高业绩承诺助推高估值,然后为防止监管惩罚随意下调业绩承诺的做法将不再可行,以水分业绩承诺助推高估值或将有所遏制。”申万宏源林瑾表示。

  近期,监管层也加大了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方面的关注。例如,21日,深交所鲁亿通发出重组问询函,其中要求回复业绩承诺补偿能否兑现。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监管风暴仍在继续。22日,记者获悉证监会已正式启动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有关调查,重点关注已完成并购重组但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首批企业在19家。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英国退欧公投不过是一出闹剧

英国退欧公投最终的结果是英国留在欧盟,因为英国统治集团会有大量的方法来绕开规则,造成投票结果正式或实质上利于英国留在欧盟。

利率市场化不能一放了之

中国金融体系仍由国有金融机构主导。在国有机构占主导的环境下进行利率市场化是前所未有的。在任何情况下,数量众多而且多元化的参与者群体都将促进价格发现。这意味着中国有必要加速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

最好离那些吹牛逼的分析师远点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作为分析师的祖师爷,诸葛亮正在杀死A股。各种赤裸裸的诱惑面前,分析师人人都想当诸葛亮,削尖脑袋都要炮制各种概念,信誉、操守都成了抹布,长此以往,A股独立信誉何存?

万科华润股权之争不如共谋发展

发生在万科与华润、宝能系之间的这嘲股权之争”,完全得不偿失,其结果可能是“三败俱伤”。与其过于纠结于谁做第一大股东,倒不如三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谈合作事宜,一起共谋发展大计,而不是相互设防,谁“吃”掉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