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6日00:34 证券日报

  高配美股三年业绩领先

  工银瑞信旗下QDII成“美国队长”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进入6月份的A股,虽然没有延续5月末的强势,但仍在犹豫中缓步上涨;与此同时,本月初人民币汇率向下波动再度引发投资者关注,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又重新关注到侧重投美股QDII的配置价值。

  “美联储官员近期鹰牌言论再现,短期加息预期升温,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负面干扰,但市场对此已有所预期和准备,全球金融市场有望保持相对稳定运行,投资者仍可继续持有QDII基金产品,尤其是配置美国资产的QDII基金应值得关注。”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过去三年侧重美国市场的单一市场QDII和全球性QDII业绩较好,尤其是工银瑞信旗下2只QDII基金“点亮”西方,上演了一把QDII基金的“美国队长”。

  高配美股QDII基金业绩牛

  工银瑞信“点亮”西方

  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截至6月5日,146只有业绩数据的QDII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0.32%,其中4月份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2.00%。而在国内,截至上周末,1400余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8.23%,其中4月份的平均业绩为0.54%。

  QDII基金年内虽然有所亏损,但与国内的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相比,抗跌性明显。

  进一步观察发现,配置美国资产的QDII基金近期业绩更是出现异动。数据显示,配置美国资产的QDII基金共有71只,今年以来,这71只基金平均回报率为-0.70%,其中4月份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2.38%。我们重点观察了较高比例配置美国资产的QDII基金,数据显示,投资美国资产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50%的QDII基金有36只,今年以来,这36只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24%,其中4月份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3.93%。36只高配美股QDII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实现了逆市飘红。

  其实,从QDII基金的长期业绩看,由于美国市场好于其它主要成熟和新兴市场,过去三年侧重美国市场的单一市场QDII和全球性QDII业绩较好。以过去三年股票和混合型QDII为例子,在主动类基金中,表现最好的3只基金分别是工银瑞信全球精选、工银瑞信全球配置和华安大中华升级。截至今年5月底,这3只基金过去三年的回报分别是46.58%、28.91%和12.15%。以工银瑞信旗下2只QDII为例,一季报显示,工银瑞信全球精选有70.54%的基金资产配置在美国市场,工银瑞信全球配置则有51.76%的基金资产配置在美国市场。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工银瑞信全球精选也获得了2.89%的回报,是非资源类主动管理的股票型QDII中表现最好的一只基金。

  美元资产强势

  美股QDII魅力不减

  “目前,有半数的QDII基金配置了美国资产,且这些配置了美国资产的QDII基金二季度以来的整体业绩明显领先同类基金,并且仓位越高业绩越出色。”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这与近期美国资产的强势密切相关。

  记者注意到,5月底又有多位美联储高管发表“鹰派”言论。中金等机构认为6月份、7月份美联储升息的概率大幅提升。受此影响,美元指数5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2.65%;从最近两年看,美元指数已经上升了18.8%。5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6.8万人,低于预期的27.5万人,在前周27.8万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显示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善。美国经济的改善和全球其它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美元的强势,推升了美股估值。

  中金公司认为,受益于油价回升、通胀回升和升息,美股上市公司二季度或下半年的盈利表现有可能转好;从全球角度看,美股也属于相对较好的市场。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配置美股资产的重要原因还是A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的关联性较低,美股波动率也明显小于A股。比如纳斯达克100指数最近三年年化波动率为15.32%,而中证500波动率为33.28%。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发现,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美联储或加息等因素,正迎来投资者的新一轮追捧,促使一些QDII管理机构投资额度告急。目前股票和混合型QDII中已经有13只QDII宣布暂停申购,15只宣布暂停大额申购。

  “美国仍是最为强劲的经济体以及投资组合第一大超配国家。”工银瑞信全球精选基金经理游凛峰在一季报中表示,“3月份中旬,我们首次买入美国运动服装公司耐克,这家优质公司正在大举回购股票和增派股息。我们预计即将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公司在产品方面受科技和外部合作伙伴支撑的竞争优势,将推动该公司收入实现强劲的内生增长。”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