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19: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宇 北京报道

  2016-06-04 19:03

  6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5年度药品检查报告》,公布了2015年的药品GMP认证等7项检查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针对药品质量、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等所做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检查。

  中国的药品GMP认证表现分为“一次通过”、“整改复核后通过”、“不通过”。此外,表现不佳的企业还会收到告诫信。

  据报告,今年的药品GMP认证一次通过率为3年新低。认证主要缺陷集中在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缺陷数为609项。紧随其后的是文件管理缺陷,项目数为522项。位列第3的是设备缺陷,共384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列表计算和排名的方式,着重梳理了2015年药品GMP认证中各省的表现。

  一次通过率3年新低

  今年提出的GMP认证申报资料共221份,涉及201家药品生产企业。

  其中212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药品GMP认证检查,一次通过的有195家,整改复核后通过的有17家,还有9家未通过。而收到告诫信的共68家。

  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完成审核的企业总数从584家下降至221家,但接受整改复核检查和接收告诫信的企业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前者由2013年的3.25%上升至2015年的7.69%,后者则由2013年的17.81%上升至2015年的30.77%。

  湖南、陕西不通过企业数最多

  2015年的药品GMP认证检查共涉及27省(市、区)。

  记者对提起申报的各省表现做了数据整理分析,今年申报企业总数最多的是北京、浙江和四川,均为16家;申报总数最少的是广西、贵州和青海,只有1家。

  其中对“不通过”总数“贡献”最大的是湖南、陕西,全国9家未通过认证企业,两省各占2家。

  记者比对2015药品GMP认证不通过率发现,27省中不通过率最高的是只有1家企业申报的广西,为100%不通过。其次为4家企业申报的陕西,为50%不通过。第3为共有5家企业申报的山西和10家企业申报的湖南,20%企业不通过。

  安徽、广西一次通过率为0

  记者比较各省的一次通过率发现,27省中一次通过率最低的为安徽和广西,两省(区)的一次通过率均为0,意味着两省内的所有申报企业都未能做到一次审核通过。

  其中安徽有2家企业申报,2家均在整改后通过认证。而广西只有1家企业申报,最终也未通过认证。

  一次通过率排名倒数第2的是陕西,为50%。陕西的4家申报企业,2家为一次通过,还有2家未通过。

  排名倒数第3的是吉林和湖南,一次通过率为70%。吉林的10家企业申报企业中,一次通过的有7家,整改后通过的有2家,还有1家未通过。湖南的10家企业中,一次通过的也为7家,整改后通过的有1家,还有2家未通过。

  分析各省收到告诫信企业占省内企业的比例,安徽、福建、青海所有申报企业均收到了告诫信。山西、江西、湖南收到告诫信的比例为60%。

  (编辑:何苗)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