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01:45 证券时报

  央行7月15日起调整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昨日傍晚,央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平滑货币市场波动,自7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同时,按季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其缴存基数也调整为上季度境外参加行人民币存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上在去年9月,央行就发布公告称,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彼时所谓的平均法,是指在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举例来说,一般银行都是每旬(10天)上缴一次存款准备金。因此,未改革之前,银行根据每旬末这一时点的存款总额计算需至少缴纳的准备金金额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旬末存款总额),然后在5日后向央行足额缴纳存款准备金A,且在此后新的一旬内,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都不得低于A。而去年改革之后,银行不需每日都保证存款准备金不低于A,只要在新的一旬内,日均达到A即可,允许存在某一日存款准备金不足A的情况。但同时,央行又要求,某一日存款准备金不足的下限,是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内。

  然而,最新的改革升级版对平均法的考核更为宽松。根据上述公式,去年改革后的存款基数仍是时点概念,即以“每旬末这一时点的存款总额”确定下一旬需缴纳的存款准备金。本次改革后,存款基数也由时点法变为平均法,即每旬内一般存款日余额的算数平均数。

  时点法改为平均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平滑货币市场的波动。在去年改革时,央行方面就表示,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的同时,辅以日终透支上限管理,目的主要是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而不是增强透支能力。改革后的考核制度有助于金融机构平衡好资金运用效率和流动性安全的关系,督促其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

  对于本次改革的升级版,考核基数也改为平均法后,尤其是对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也实施平均法,这有利于防止银行在考核期末的异常资金波动。方正中期研究员季天鹤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个政策对在岸银行来说影响不大,因为去年的改革已经对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式有了很大的灵活度,由于各家银行目前存款基数旬度变化不大,不论是时点法还是平均法相差不多。

  “现在银行每月存款增速大约只有1%,更何况存款准备金是10天左右就缴纳一次,因此这10天内的存款基数平均值和期末时点值相差的就更少。”季天鹤说。

  不过,季天鹤认为,对于离岸银行来说,影响就会大一些。此前一些离岸银行发生过为了避免自己在境内参加行的存款,因需缴纳准备金而被冻结,因此,离岸银行就会在考核时点前想法设法抛出资金头寸或拆借资金,这甚至导致过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负利率的情况。本次改革后,离岸银行的这种做法就会得到一定的抑制。

  中金公司方面也评论称,存款准备金基数的调整有助于银行降低资金备付率、提高超额准备金的利率效率。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此举有助于熨平缴准前后离岸人民币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但从整体规模而言,新一轮改革带来的影响有限。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