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02:26 华夏时报

  ■程凯

  新闻行业做新闻喜欢用一个词,叫做“倒逼”,就是说外部力量逼着内部发生改变,当然,“倒逼”一般用来说明好的改变,现在看起来,有一种力量正在倒逼着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一些改变。

  事情发端于5月27日,深交所、上证所分别发布新规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募集资金、非公开发行股份等重大事项的停牌时间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于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上市公司,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月。本来这是一个清理“奇葩停牌”的必然举动,但是外界认定这是证监会为了再度“冲刺”MSCI指数在发力。

  接着导火索出现在5月30日,投行高盛发布报告称,A股在6月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上升至70%,这一下子点燃了资本做多的激情。当日上证指数在金融大蓝筹股的引领下上涨了3.34%,而且最终在指数连跌了6周之后收出了一根周阳线。

  MSCI看起来真是一个好东西,MSCI全球机构客户约7500名,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以MSCI指数为标的,一旦A股进入新兴市场指数,国际大佬们将被动买入中国的股票。根据宏源申万预计,第一步纳入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达到990亿-1100亿元人民币,全部纳入之后,总增量资金约为16650亿-18560亿元人民币。

  所以,A股计入MISC,一是有钱,二是有面子。最终揭晓的时间是在6月15日,现在已经有巨大的资金在博弈;但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好像过于关注这一点了。

  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这几年来每到这个时候都像是MSCI在选妃,A股今年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概率有多大?70%的概率并不等于100%;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会不会充当国际接盘侠?尤其是在A股还是如此疲弱的时候;最后,就算外资愿意当这个接盘侠,A股就见底了吗?

  这些问题都是问题,但是都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股市的涨跌不能追究太多的因果,投资要有收益,关注概率比关注因果更有效。作为投资人我们更需要关注概率而非因果关系,那么资本市场本身的特点就更值得我们关心,比如流动性问题。而5月27日出台的新规定,限制“奇葩停牌”乱停牌、超长时间停牌,正好不就是在解决一个流动性问题吗?

  买了股票,想卖的时候就可以卖,这才是投资者最应该关心的问题。你以为海外的资金傻啊,非要来当这个接盘侠,我们想想去年MSCI拒绝了A股用的是什么理由吧?

  因为跟踪的资产规模非常大,所以流动性是MSCI纳入一个市场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去年6月,MSCI决定暂不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MSCI在年度市场分类评审中就认为,目前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严格,现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资格准入、投资额度、资本流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你看看后来的结果,股灾1.0,千股跌停,千股停牌,那个时候要是进去了不就是关门打狗?

  到了今年呢?对方执着的还是这件事。今年4月,MSCI指数公司就A股纳入MSCI指数展开第二轮征询意见,结果机构投资者还是提出了A股公司停复牌的任意性的问题。没过多久,5月27日证监会主导下的停牌新规出台,才被机构们普遍认为是为了加大今年A股加入MSCI的概率。

  可是,我们总是为了这一点小钱忘记了市场的根本,加强流动性,本来不应该仅仅就是为了找来几个国际接盘侠,而是为了自己这个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一个市场的流动性如何,本来就是这个市场是否成熟的最关键指标。

  所以,本不该有什么倒逼不倒逼的问题,我希望这件事本来就是新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后一系列市场建设和改革的举措之一,而非一个倒逼出来的特殊事件。其实,从其上任后对熔断机制的评价,我们就能知道这一届证监会主席对流动性的关心。

  话音未落,市场又开始讨论5月30日指数大涨那天股指期货市场上的那一根“疑似”乌龙指了,搞明白了就知道不是什么乌龙指,根本就是流动性不足。

  最后一个流动性问题,中国的股民们什么时候能够实现T+0交易啊?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