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3日06:56 第一财经日报

  OECD: 英国退欧将“祸害”全球

  冯迪凡

  退不退欧,看来不仅仅只是英国人自己的事。随着6月23日,英国既定的退欧公投日的临近,英国国内的动向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经合组织(OECD)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英国退欧将不同程度地殃及全球,包括美国、日本、金砖国家等其他经济体,更别提爱尔兰、荷兰、挪威以及瑞士——这些国家将首当其冲承受英国退欧在经济上所产生的负溢出效应。

  同时,即便在英国不退欧的前提下,OECD将英国今年经济增长预估由2月的2.1%下调至1.7%,如果英国选择退欧,英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将继续急剧放缓。

  具体而言,如果英国退欧,OECD预计在2016~2018年,英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损失0.5个百分点,到2020年,英国的GDP比未退欧情景下还要低3%。对于丧失了英国的欧盟而言,其GDP增速比起英国没有退欧的情景,也将下降1个百分点。

  退欧冲击殃及全球

  OECD在此次经济展望中对英国退欧前景的判断,犹如向那些退欧支持者发出了警告。比如,细数退欧将对英国所带来的经济和金融损失,同时也指出退欧将令其他经济体受损。

  OECD指出,在英国退欧的情景下,短期内,各种不确定性将推高英国国内的经济风险,欧洲其他国家也将遭受一定(但少于英国)冲击,同时该区域的房产价格都将遭到抑制。

  与此同时,这种冲击力也会反映在家庭和企业的决策中,后两者将作出暂停增长支出的决定。当然,英镑的急剧贬值可以减轻上述影响,但却会伤害到其他欧洲经济体,并提高英国的通胀率。

  总体而言,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英国每年GDP将降低约0.5个百分点。

  到2018年,欧洲其他经济体将遭受明显的冲击,尤其是那些与英国存在强劲经济纽带的国家,同时包括美国以及金砖国家在内的许多非欧洲经济体也将因欧洲需求减弱而面临产出下降的命运。

  其中,OECD根据综合情景计算,遭受英国退欧影响冲击最大的国家是爱尔兰、卢森堡、荷兰、瑞士以及挪威。受到中等程度冲击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西班牙和瑞典。受到轻微冲击的国家则包括捷克、爱沙尼亚、意大利、匈牙利、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对于欧洲经济体,到2018年,其GDP将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2/5是源于英国金融市场动荡。

  欧洲经济体的需求减弱也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土耳其和俄罗斯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

  英国GDP将衰退5个以上百分点

  按照计划,如果6月23日英国公投的结果为退欧,那么英国将从2019年正式退出。OECD预计,届时英国经济将因贸易衰退遭受大幅震荡。

  其中,英国现有的贸易体制将出现显著变化,比如英国将被迫对欧洲许多出口商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于53个与欧盟有贸易协定的国家也是如此。

  中长期范围内,英国经济将面临来自供给侧的不断挑战,而英国退欧的影响也将取决于供给侧效应。比如,贸易开放程度的降低将打击英国的经济活力和效率。而且,英国进入欧盟市场的渠道也将受阻,这将降低外国对英国直接投资,对英国的创新和企业管理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英国经济的疲软,以及退欧之后可能出现的新限制,将降低移民净流入。而劳动力规模的缩小将进一步给英国经济的供给侧制造麻烦。

  当然,一些影响可以用减少国内监管规则的方式予以抵消,但OECD指出,退欧对英国人生活水平的整体影响将是非常负面的:到2030年,英国GDP比原本不退欧的情景下,可能会拉低5个以上的百分点。

  同时,英国退欧也将进一步损害全球其他地区对于欧盟未来的信心。在英国退欧的情景下,欧洲的资产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欧洲各国主权和公司债务的风险继续上升,结合欧元的贬值,将对欧盟内公共和私人融资造成新一轮压力,特别是对那些国债本就高涨的国家而言。此外,还将加剧欧盟内部因移民和希腊问题所产生的政治分歧。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