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谷枫 北京报道
5月27日证监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布新三板分层方案正式推出。
全市场在等待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挂牌企业分层方案的最终版本最终公布。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分层方案的最终版相比征求意见稿分别本修改了标准一、标准二、标准三,共同标准以及新挂牌企业准入标准。
在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为参考的标准一种,删除了“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的规定。即取消了股东人数的限制。
对以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为参考的标准三中,将“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修改为“最近成交60个做市转让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并增加了“合格投资者不少于50人”。
在共同标准中,对挂牌企业的融资提出了要求。原方案的要求是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在修改方案中,则变更为最近12个月(每年4月份最后一个转让日为截止日)完成过股票发行融资(包括申请挂牌同时发行股票),且累计融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
另外,因为三套标准出现了变化,新挂牌企业进入创新层的标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流程方面,企业在申报挂牌时,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就该挂牌公司是否符合创新层标准自动判断,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直接进入创新层。
至于为何方案在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才面世。目前市场中便有一种说法,全国股转系统迟迟不公布最终方案,正是要减少企业冲击创新层的可操作性。
一位沪上地区大型券商场外市场部的人士便讲道,“最终方案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股转系统要控制创新层企业的数量。”
正如前述的企业冲击创新层的情况来看,有数量不少的企业希望可以早点搭上创新层的首班列车。
但一位券商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向记者分析道:“我们认为股转系统的分层方案是希望将创新层的企业比例控制在10%左右,但按此前企业蜂拥的情况来看,最终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20%。这可能是监管层不想看到的局面。”
中泰证券一家分公司承做新三板的人士表示。“此前几乎所有冲击创新层的企业都在利用标准三,但相比前两个标准,这样定制入选可以说让新三板分层变成伪命题。”
前述分析师进一步表示:“股转系统未来是要在创新层上倾向很多政策资源的,如果有太多企业或是企业质量整体不达标,会影响股转系统向监管层争取政策的空间。”
“分层制度实施后,创新层、基础层的企业的差距还会拉大,包括交易量、融资额、估值、品牌效应等等。” 红土创新基金的一位人士此前曾分析道。
“未来大部分基础层比较差的企业不会有什么流动性了,资源都会往创新层或者接近创新层标准的企业倾斜。”深圳市旭日东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思铭对记者指出。
正是基于以上的判断,很多企业乃至投资机构都认为创新层将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明星效应
“企业疯狂冲击创新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原因的,根据监管层的说法,新三板的红利会最先在创新层上兑现,这样的诱惑换哪家企业都无法无视。”另外一家北京地区早期挂牌新三板企业的董秘对记者分析道。
但企业的意愿和制度设计的意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
(编辑:朱益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
进入【新三板主题吧】讨论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