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3日06:54 第一财经日报

  桂敏杰退休 吴清接任上证所理事长

  赵星巍

  5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召开干部大会,会上宣布了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现任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的吴清任上证所党委书记,提名为上证所理事会理事长(副部长级)人选。

  上证所第三届理事会第65次会议上,吴清被依法选举为上证所理事会理事长。63岁的原理事长桂敏杰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上证所党委书记、理事长职务。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0年12月担任上海虹口区委副书记之前,吴清曾先后担任过证监会机构部副处长、处长、副主任(正处级),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副局级)、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

  吴清本人具有深厚的证监系统背景,对于证券公司、基金等机构业务也较为熟悉。此次履新上证所,属于重回证监系统。

  资料显示,2005年起,吴清出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任职期间曾因作风强硬而被称为“券商屠夫”,处置了包括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在内的31家违规证券公司。

  2009年3月,吴清出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任职1年半期间,完善了产品的申报程序,并推动了基金销售新规的出台,推动了基金发行制度改革。

  数据显示,在“吴清时代”,基金业结束了此前的规模下滑势头,基金规模从2009年3月底的20069.4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1675.27亿元。同时,停批两年之久的新基金公司也正式开闸,2010年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浙商基金等相继成立。

  此外,吴清令市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对“老鼠仓”操作的严打,如融通基金“张野案”、“刘海案”、“涂强案”等。上任之初,吴清曾对媒体表示,“老鼠仓行为是监管部门最不能容忍的,发现一起就严厉打击一起,决不手软。”

  2010年12月,吴清卸任基金部主任,转而出任上海市虹口区委副书记。据了解,这次调任是吴清作为中央各部委及中央直属机构正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彼时,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共有66名中青年干部参与了交流,这些中青年干部几乎为各部委的“后备干部”。

  在上海虹口区任职期间,吴清重视发展金融业,力推虹口区成为上海金融业重要的聚集地之一,并于2013年7月升任上海虹口区委书记。有数据显示,2011年以前虹口区金融企业总数仅为78家,且体量较小、利润贡献率低;而截至2015年4月底,虹口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052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

  卸任的理事长桂敏杰生于1953年12月,年近63岁,拥有22年的证券市场工作经历,证监系统背景同样深厚。

  1994年起,桂敏杰开始了其在证监会的任职,1997年转而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党委书记。2001年5月,桂敏杰再次回到证监会,担任副秘书长;次年7月成为党委委员、主席助理。2004年7月,桂敏杰被提拔为证监会副主席。

  2012年4月12日,桂敏杰被任命为上证所党委书记,并在上证所的第三届理事会第51次会议上被选举成为上证所理事长。

  在上证所理事长任上,桂敏杰推进了包括沪港通、股票期权、中欧国际交易所等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积极推动的战略新兴板却未在其任内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