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1日11:20 国际金融报

  随着六月的临近,市场对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预期日益高涨。日前,有消息称,A股停复牌新规即将发布,其中市场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将遭到严控。同时,停复牌新规还将对A股上市公司随意停复牌、停牌时间过长的问题作出限制,这也被市场看作是A股为冲关MSCI扫除的一大障碍。

  从国际投行报告来看,今年6月A股入MSCI概率明显增大,花旗、瑞银等投行最近指出,低估值蓝筹股最有可能率先入选,作为外资投资A股主要渠道的QFII已提前嗅到味道。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将是终结5月A股沉闷表现的利器。然而,业内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泼了一盆“凉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严弘认为,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提振A股价格的灵丹妙药,但A股市场的国际化有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而价值投资的回归只能促进定价的合理性,不能保证市场价格高企。

  严控随意停牌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新修订的停复牌新规将最快于本周发布,市场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将遭到严控。

  该媒体援引上交所有关人士话语称,“2015年1月和11月,上交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及停复牌业务指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及相关信息披露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上周我们对这两个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将于本周或者下周发布新的停复牌新规,深交所也将同时发布。”

  据悉,新规将扩大停复牌适用范围,不仅包括重大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较大的事件,也会需要进行停牌处理。另外,停牌时间也会加大控制力度,停牌期间披露的内容更加详尽。

  上交所分别在2014年11月、2015年1月、2015年11月,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停复牌及相关事项的通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及停复牌业务指引》、《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及相关信息披露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其中2015年11月发布的《意见稿》规定,一般情况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期限规定为最长不超过5个月。《意见稿》将停复牌事项主要分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股份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三大类。

  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为例,2014年至今,停牌并披露重组预案的164家沪市公司中,60%的公司在停牌后3个月内复牌披露预案,27%的公司停牌后5个月内复牌披露预案,仅有13%的公司停牌期限超过5个月。

  基于这一情况,《意见稿》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期限规定为最长不超过5个月。原则上停牌公司应当在3个月内公布预案并申请复牌,预计股票停牌时间超过3个月的,应当在原定复牌期限届满前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申请股票延期复牌的议案。延期复牌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但重组事项依法依规须经事前审批或者属重大无先例的除外。

  据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18日,有300家公司上市公司处于停牌的状态,其中,停牌半年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0家,分别有:建发股份、恒康医疗、三变科技沙隆达A\*ST舜船、*ST宏盛美年健康浙江东方苏大维格宏磊股份。从停牌的原因看,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于重大事项停牌,都是要资产重组。截至目前,停牌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是建发股份。自去年6月停牌以来,已近11个月。

  为纳入MSCI铺路

  “停牌制度的调整,特别是针对资产重组的停牌的规定和限制,将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以重组名义进行市场价格操纵,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严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发送最新短评时如此指出。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预期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推动进展也是风生水起。尽管不少人士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和A股市场规模,已经是MSCI纳入A股的时候了,然而在2015年A股进入MSCI落空后,在A股市场经历的股灾期间出现的“千股停牌”的奇观着实让海外投资者心存顾虑,而A股的停复牌机制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

  据悉,今年MSCI在2016年A股分类建议征询报告中便提出的关于停牌制度以及反竞争条款的新问题,比如停牌制度、反竞争条款等。

  对此,严弘强调,“事实上,对于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说,市场波动并不可怕,这是投资风险的一部分,而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因为市场规则不完善所带来的对风险的不可预测性。”

  此前有报道称,海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随意停牌甚有意见,担心A股一旦纳入MSCI后,随意停牌会影响机构投资者操作。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指出,忽悠式重组、随意停复牌的行为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变相操纵股价的一种方式。“有些上市公司先停牌,而后再补充相关信息,而且是根据自身需求发布相关利好或者利空消息,达到预期效果之后再申请复牌,最终引导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走势。”与此同时,随意停复牌的行为更容易成为酝酿股价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温床,而这也是监管层打击随意停复牌的重要原因。当前,不少上市公司给出的市场停牌理由都是重大事项或者谋划重组。但在停牌数月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却最终宣布重组失败,让不少投资者无故踩雷。

  “这也就说明了中国股市的市场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而在A股面临新一季MSCI的考量之际,相关监管部门也在改善市场机制方面有所建树。”严弘表示,除了严控随意停复牌外,对于A股来说最重要的市场建设还在于信息披露的规范,不管是重组还是其他公司的重大变更或事件发生,都需对市场有个明确的信息披露,而不是语焉不详,或利用停牌等手段规避市场的监督。

  机制改善更重要

  随着市场对A股纳入MSCI指数预期的逐渐走高,不少投资者对纳入指数后的A股行情也愈发看好。有分析人士认为,A股一旦成功被纳入MSCI指数,将带来超千亿美元级别的资金流入;同时也将加大全球投资者对A股的关注,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其中,以银行、券商等为代表的蓝筹板块中,优质标的有望受到资金追捧。

  民生证券分析师朱振鑫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今年6月MSCI(美国明晟)纳入A股的可能性比去年要大,目前MSCI还处在对其主要客户的问询阶段,大客户的反馈对于最终决策至关重要。

  按照民生证券的预计,当A股以5%比例纳入MSCI指数时,潜在流入资金规模大约在241亿美元左右,中国股市总市值7万亿美元,该数额大约仅占0.34%。

  根据MSCI中国A股ETF一季报持仓数据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依次分别为中国平安万科A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交通银行,如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上个股有望成为重要的“储水池”。

  对此,严弘认为,A股若能如愿被纳入MSCI指数,将会引入更多海外投资者,逐渐为市场带来更多发达市场的先进投资理念和信披规范要求,传递更多积极的声音,从而促进整个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康发展。同时,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的资金入市,有助于增强A股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合理性,对完善A股市场定价机制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但同时,严弘也强调,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提振A股价格的灵丹妙药,但A股市场的国际化有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而价值投资的回归只能促进定价的合理性,不能保证市场价格高企。“事实上,只要我们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将能吸引比指数基金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不必企盼MSCI指数的垂青”。

  (国际金融报记者 赵怡雯)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