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1日01:00 证券日报

  今日视点:不纠结经济走势形态八部门力挺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格局没有改变,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解释4月份一些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时强调,这些经济指标总体运行是平稳的,经济指标的波动和统计基数有关。

  事实上,在4月份经济金融数据陆续披露之后,包括国家发改委、央行、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国资委8个部门就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解读分析,同时向各界传递中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财税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部表态称,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严禁收取过头税。央行有关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国家发改委则强调要下大力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其他各部门也从不同方面推出了促进各自领域的积极政策。比如商务部把今年确定为外贸政策落实年,抓政策的落实,将会同地方和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紧出台配套政策,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工信部则要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国资委则要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人社部表态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着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其实,对于中国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速,我们早已经做出了整体规划,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指标区间。但一些人总会刻意“忘掉”这些数字,进而近乎自我恐吓的用各种数据来论证在合理区间的经济运行潜藏着多少风险。这应该就是医学上“忧郁症”的一个表现吧。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而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GDP年均增速应在6.5%以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7%,在预期之中。但一些好事者罔顾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大肆渲染这一增速创下了28个季度新低。

  其实,放眼世界各主要经济体,6.7%的经济增速也是独占鳌头。一个大家都认可的预测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攀升,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这种中高速增长,梦想回到两位数的增速显然已不切实际。

  对于经济走势,决策层有着清醒认识。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城镇新增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笔者以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速底线已经明确,那就是6.5%。实现这一目标有压力、有难度,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这些压力和难度有可能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当前各界需要做的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弃经济走势形态的争论,集中全力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速“落地”。据《证券日报》5月20日报道,现在已有上海、山东、江苏等10余个省市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