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0日05: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美联储在当地时间5月17日发布声明称,将于5月24日展开小规模国债公开销售,面值不会超过2.5亿美元;将于5月25日和6月1日分别开展两次小规模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出售,总金额不超过1.5亿美元。这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开始“缩表”进程的担忧。当地时间5月18日,美联储发布了4月议息会议的细节,有人从中发现了美联储将在6月会议上做出加息决定的信息。于是,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很快升温。

  但在我们看来,这些信息都无法说明美联储坚定了加息的决心,更不能说明美联储已经开始“缩表”进程。

  所谓“缩表”,就是缩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量化宽松,大量购买各类债券,扩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藉此向市场投放货币。出售国债和证券,可以使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缩小,这是一个与“扩表”相反的过程。如果美联储打算“缩表”,那是使货币政策正常化,那么,货币供应将减少,利率将上升,这比一次加息的影响要大得多。但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是非常漫长的,对于一次加息都很难做出决定,更不要说开始“缩表”进程了。

  对于小规模出售国债、证券,美联储声明,这只是一次操作测试,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任何变化,也不应据此推断未来货币政策变化的时点。美联储一向声称会与市场就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充分沟通,如果要“缩表”,当然会提前表明意图。实际上,这次出售的规模实在是小,并没有给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2015年末,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里的债券余额高达4.2万亿美元,自2014年10月量化宽松退出以来,这个规模就基本上维持不变,出售几亿美元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美联储6月是否加息仍然是未定之数。他们的基本态度是,这取决于数据是否表明加息的条件已经成熟,这包括,就业的状况是否持续改善,CPI的涨幅是否接近2%,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能否维持稳定。这都是以往会议的常规内容,4月会议的结论也与以往会议差不多:在中长期,加息的条件会越来越成熟,但就短期而言,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需要继续观察,密切关注数据。

  但4月会议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与会者认为,如果等待条件成熟的时间太长,那货币政策会难以回归正常化,在货币政策存在时滞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还有几个与会者担忧,美联储一直延迟加息的时机,会使公众产生困惑,难以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而且会怀疑美联储的信誉。还有几个参与者(其中只有一人有投票权)甚至认为,4月会议上就应该做出加息决定。他们认为,利率应该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如果长期低于其应有的基准,那意味着今后需要快速加息以对抗通胀,而这会对经济和金融造成伤害。另外,适应性的货币政策维持太长时间,会使金融市场滋生风险。

  虽然存在这些争议,FOMC预计,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只允许联邦基金利率平缓地上调,那么,它有时可能会低于长期应有的水平。这段表述的意思是,第一,还是要看进一步的数据;第二,加息宜谨慎,宁可慢一些。

  5月发布的美国4月就业和CPI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在6月加息。4月新增非农就业为16万人,低于一季度的平均数21万;经济活动人口出现了下降,出乎美联储的预期。而CPI虽然环比涨幅高达0.4%,但同比涨幅只有1.1%,距离2%还比较远。因此,结合美联储的态度和5月发布的数据,我们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我们可以想见,每次议息会议上都会有争议。4月会议细节详细地描述了主张加息的声音,不是因为这是新情况,而更可能是美联储为了让市场认为6月加息的可能性增大,从而维持美元的强势。

  美联储维持加息预期,但又迟迟不加息,这就是去年的实际情况。去年一整年,人们都在猜测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结果直到年底靴子才落地。在这个过程中,美元维持强势,而人民币则陷入贬值预期。现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又升温,这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可能导致我国跨境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近期美元升值会抑制原油价格,使供给减少,而如果美联储不加息,原油价格就会上涨),影响国内物价形势。因此,我国可能需要建立缓冲机制,以维持资金流动和物价形势的稳定。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股市进入充分释放风险的新阶段

经济和股市同时结束了之前依靠外力的“抵抗式反弹”(经济依靠强行加杠杆、股市依靠国家队,但都后患无穷)而进入了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经济和股市都会充分释放风险,承受短期之痛也自然不可避免。

造假在A股就没有断过

很多人现在都懒得造假,老板一高兴,说停牌吧。干嘛停,就说重组呗。股民一听,兴奋啊,开盘追进去。股票涨了几天,老板一看,韭菜进来的差不多了,马上再次下令停牌。过一阵看到大盘指数不错,开盘来了一句:不好意思,重组没搞成。

供给侧改革政府如何“有所为”

政府起作用的时候,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些事情不能干,不能直接组织融资,直接操办项目,不应该去指定技术路线。官员怎么能知道哪个技术好?不要说他们不知道,企业家其实也不知道。这都应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判断。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