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0日06:47 第一财经日报

  两融余额创 2015年以来新低

  张婧熠

  [进入5月中旬,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出现加速萎缩之势。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5月18日两融余额已降至8283.9亿元,突破此前3月16日的8291.48亿元低点,更创2015年以来的新低]

  进入5月中旬,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出现加速萎缩之势。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5月18日两融余额已降至8283.9亿元,突破此前3月16日的8291.48亿元低点,更创2015年以来的新低。

  两融业务今年以来持续低位徘徊,已成为拖累证券公司年内业绩的板块之一,从券商4月经营数据来看,虽券商利息收入仍在回落,但对业绩整体的影响和冲击或已开始减弱。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两融是目前场内唯一合规的杠杆工具,伴随股指走势仍具有高弹性空间。

  5月18日沪深指数均跳空低开,随后一路下滑。数据显示,当日两融余额环比再降69.73亿元,达8283.9亿元,至此,5月5日以来两融已累计跌去433亿元,其间,除5月16日本周一两融出现单日小幅上涨,其他交易日均呈连续阴跌。

  融资客情绪不见回暖。5月18日当天融资买入额为339.64亿元,占当天A股成交额的8.17%。该比例峰值为2015年2月10日的19.5%,谷值为2015年7月8日的5.3%,上周的单日平均融资买入额占A股日均成交金额3934亿元的8.1%,更较前一周下降1%。

  两融余额上次处于18日当天规模时还是2014年底。2014年11月28日两融余额为8153亿元,次日即达到8382亿元,伴随此后牛市开启,两融更是一路飙涨突破两万亿元,较以往交易数据来看,目前两融已归位至牛市前的水平。

  行业板块更是大面积出现融资净流出。5月18日当天,除纺织服装、有色金属板块分别出现1295万元、4.7万元的净流入外,申万行业中其他板块均呈现融资净流出,其中非银金融、电子、银行和医药生物的融资净流出金额分别为6.41亿元、5.58亿元、5.38亿元、5.32亿元;个股方面,当日仅有153只标的券获融资净买入,占比不足18%。

  大盘缩量阴跌、两融交易清淡,由此对券商业绩带来的拖累已开始显现。

  证券业协会此前公布126家证券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全行业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0.81亿元、实现净利润288.98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87.66亿元、利息净收入79.57亿元,而这两项在去年一季度的规模分别为506.3亿元、254.71亿元,同比降幅达43%、69%。

  两融萎缩对个体的影响也极其明显。以东兴证券为例,其两融余额在去年的峰值为265亿元,但在今年3月底时已下降至95亿元。虽两融风险可控,但伴随资本中介规模的缩减、加之去年新增借款规模较大,这对东兴证券利息收入造成严重拖累,一季报显示,东兴证券当期实现营收6.75亿元、同比下滑50.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9亿元、同比下滑59.07%,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利息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1%、1048%。

  至今年4月,上市券商的经营业绩表现依然不佳,降幅超出市场预期。24家上市券商4月实现营业收入124.72亿元,同比减少70.06%、环比减少46.80%;单月实现净利润50.80亿元,同比下降74.89%,环比下降57.89%。多位券商行业分析师均指出,当月券商业绩主要受债券承销、自营收益的恶化拖累。

  与此同时,4月的市场成交量、两融规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截至4月底,当月A股日均成交额为5689.56亿元,环比下降2.23%。同期两市两融余额为8594.39亿元,环比下降2.44%,融资买入额占比呈先增后降,从4月13日的10.3%下滑至29日的7.83%。有行业分析师表示,伴随经纪业务回落和资本中介规模的下降,利息收入恐进一步回落。

  但亦有多位分析师认为,4月的日均成交量、两融余额并未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回落对业绩的冲击已开始减弱。此外,考虑到两融作为目前场内唯一的合规、标准化、低门槛杠杆工具,有分析师强调,中长期来看两融业务仍有较高弹性空间。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股市进入充分释放风险的新阶段

经济和股市同时结束了之前依靠外力的“抵抗式反弹”(经济依靠强行加杠杆、股市依靠国家队,但都后患无穷)而进入了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经济和股市都会充分释放风险,承受短期之痛也自然不可避免。

造假在A股就没有断过

很多人现在都懒得造假,老板一高兴,说停牌吧。干嘛停,就说重组呗。股民一听,兴奋啊,开盘追进去。股票涨了几天,老板一看,韭菜进来的差不多了,马上再次下令停牌。过一阵看到大盘指数不错,开盘来了一句:不好意思,重组没搞成。

供给侧改革政府如何“有所为”

政府起作用的时候,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些事情不能干,不能直接组织融资,直接操办项目,不应该去指定技术路线。官员怎么能知道哪个技术好?不要说他们不知道,企业家其实也不知道。这都应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判断。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