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9日06:51 上海证券报

  近一周大盘缩量整理,大宗交易同样人气不旺,成交量继续萎缩。重要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仓的现象有所增多。

  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1日至5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254笔大宗交易成交,较前一周上升10.4%。共有6.37亿股被转手交易,成交金额为89.81亿元,较前一周萎缩2.7%。

  近一周,*ST金源、北京科锐禾盛新材麦迪电气天广消防的第一大股东都有在大宗交易减持的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科锐和禾盛新材的控股股东减持中,接盘方分别为公司高管和公司第二大股东。

  5月13日,北京科锐的控股股东北京科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以每股12.58元的价格,合计减持1090万股,套现13712.2万元,交易折价率11.7%,卖出席位为华融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证券营业部和平安证券北京东花市证券营业部。而买入方为中信建投基金-华夏权益类4号资产管理计划,以及由公司总经理等高管组成的科锐一号资产管理计划,分别买入了295万股和795万股。

  公司公告显示,北京科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为公司董事长张新育等人。在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中,除公司董事长张新育等3人外,很多股东已不在公司任职,减持目的是因其部分股东基于改善生活、自身资金的需要。而此次由当前公司主要高管来接盘,其背后意义也耐人寻味。此外,另一个接盘方华夏权益类4号资产管理计划,以及计划的实际控制人刘怀宇出具了在未来12个月之内不减持等相关承诺。

  5月11日和16日,禾盛新材登陆大宗交易市场,中信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席位分别买入100万股和500万股。公告显示,席位背后的买入方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5月16日的大宗交易卖出方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赵东明。

  中科创资产在公告中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的信心,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本公司股份。截至5月16日,2016年中科创资产已累计增持禾盛新材股份9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7%,累计增持金额18735万元。

  另一方面,机构专用席位的买入力度开始下降,卖出成交量上升。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机构专用席位仅作为买入方的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 16.01亿元,较前一周下降7.56亿元;其仅作为卖出方的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6.79亿元,较前一周上升1.07亿元。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较多的标的为快乐购,5月16日机构专用席位以每股24.23元的价格,合计买入2005万股,成交金额4.86亿元,交易折价率7.0%。

  (本报研究员 顾逸峰)THE_END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股市进入充分释放风险的新阶段

经济和股市同时结束了之前依靠外力的“抵抗式反弹”(经济依靠强行加杠杆、股市依靠国家队,但都后患无穷)而进入了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经济和股市都会充分释放风险,承受短期之痛也自然不可避免。

造假在A股就没有断过

很多人现在都懒得造假,老板一高兴,说停牌吧。干嘛停,就说重组呗。股民一听,兴奋啊,开盘追进去。股票涨了几天,老板一看,韭菜进来的差不多了,马上再次下令停牌。过一阵看到大盘指数不错,开盘来了一句:不好意思,重组没搞成。

供给侧改革政府如何“有所为”

政府起作用的时候,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些事情不能干,不能直接组织融资,直接操办项目,不应该去指定技术路线。官员怎么能知道哪个技术好?不要说他们不知道,企业家其实也不知道。这都应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判断。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