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8日21:49 中国产经新闻报

  “互联网+”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力促产业升级 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赵琳琳报道

  随着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下半年,互联网浪潮席卷了全国。烟台的苹果、砀山的梨、新鲜的大闸蟹……所有你想品尝的产品,在网上都可以随时购买到。农业在互联网的催生下,正产生一波波的巨变。“互联网+农业”正实现着大跨越,飞速发展。

  日前,农业部、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互联网+农业”将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方案》提出11项主要任务,在生产方面,重点突出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经营方面,重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管理方面,重点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支撑决策,着力点在互联网技术运用,全面提升政务信息能力和水平;在服务方面,重点强调以互联网运用推进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在农业农村方面,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孙海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与11项主要任务,必将对农业七大传统行业从生产智能化与标准化、经营网格化与规模化、管理高效化与精准化、服务便捷化与专业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化等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进行系统改造,助力构建起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的健康、持续的智慧农业生态体系。同时,《方案》对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金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的印发,明确了“互联网+”现代农业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11项主要任务的提出,使得各方面分工明确。八部门各司其职,有利于各方面目标的达成。现今,《方案》的提出还只是试点开展工作,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试点的成功,对于后期全国的推广及产业升级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十分重要。

  目标实现可期 方案可行性高

  据悉,为保障重点任务有效完成,《方案》提出了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工程、农业信息经济综合示范区6项重大工程。

  孙海龙表示,“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已经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远景蓝图等顶层方案中央已设计出,相关部委统筹推进的各项有力度、有分量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只要各地区精准领会《方案》传达的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并按“钉钉子”精神、“抓铁留痕”意志坚决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着力突出纵横联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农业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重点工作,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农业部门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强农村主体信息化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农业干部、农民应用信息化能力培训,把统筹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实实在在成效,《方案》确立的目标就可实现。

  胡金有说:“依据《方案》,八部门对农业产业链都有涉及和分工。任何事情通过国家行动推动,结果都是值得期待的。总体来说,国家现在主要是先做试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省、县,作出的指标要求都不同,但在各部集体参与,且有政府资金、政策、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下,相信2018年,试点完成三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目标没有太大问题。《方案》的成功实施,对提高我国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整个农村农业快速向前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孙海龙认为,《方案》的成功实施,将有利于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全过程的资源与要素数据逐步开放和共享,打破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身份不公平、地位不对等,使市场产销高效、低成本、无缝对接,不断催生出新的市场业态、产业业态,进而驱动农产品产业链变革、倒逼农业体制改革。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互联网+”通过IT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互联互通,与农业相结合,大大促进了农业技术知识、农业资源、农业政策等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解决了各种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创新农业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从土地流转、农资销售、农业信息服务,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休闲农业等,在农业产业链每个环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改变农业,同时创新各类企业的商业模式。

  众所周知,互联网对农业生产中所需资源,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重新组织和配置作用,可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各环节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胡金有表示,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解决了农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有效对接了农产品供求市场,解决了传统农业中因信息不畅而导致滞销等问题;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可预测性相比,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如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互联网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成信息技术,将感知、传输、处理、控制融为一体,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增强了作物抗击自然风险能力。

  “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利好不言而喻,易观商业解决方案高级合伙人张耀文表示,经过多年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加大努力;目前农业信息应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需要加强。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28.8%。2020年开通互联网业务的行政村比例将达到98%,“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将基本实现。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村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但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切实对农业形成有效的服务,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加大努力。

  胡金有表示,目前农业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程度不高,在管理和服务、高效、便携化方面也有很大欠缺。包括智能化、营销网络、都需要做进一步提高。城乡数字鸿沟、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方面有着很大空间的提升。因为基础薄弱,所以提升空间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悉,众多企业和资本已经看到“互联网+农业”蕴藏的巨大机会。早在登陆纽交所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就宣布将把“涉农电商”作为集团重点布局的三大领域之一,旗下淘宝网更高调推出主打各地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中国”板块。而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也开始着手布局农村互联网,通过其参与创立的顺为资本向食材B2B平台“美菜”抛去了“橄榄枝”。

  基于此,可以看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意义不仅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为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动力。

  同时,把现代农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反哺作用,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经济数据掩盖了结构性矛盾

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必须要从总量的数据转到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我们谈通胀不能只谈那几个行业,不能只谈传统制造业,不能只谈工业产品,不谈老百姓的生活。

在迪拜做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做金融生意的,首先讲究的就是要扎堆。机构越密集,人所越旺越好,越容易沟通信息和促成交易。在这一点上,迪拜算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迪拜很清楚,金融生意说到底是人的生意,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做金融的人留吸引住,生意是不会不来的。

工行买下伦敦神秘金库为哪般?

作为世界资产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麾下的工行标准银行昨天宣布将收购巴克莱银行的金库,成为第一家在伦敦拥有自己金库的中资银行。在伦敦业界看来,这再度提升了中资银行在伦敦金融城的地位。而伦敦老牌的几家金融大鳄,都在相继退出大宗商品交易市常

乐视下一步就是要上天

2016年的春天融资最火的莫过于乐视体育,那都是投资人挤破脑袋都拿不到份额。现在,乐视的老板贾跃亭已经靠体育、电影等多个PPT搞到上百亿的资金。下一个PPT会是什么业务呢?掌柜的猜是造火箭。真不是开玩笑,贾老板趟过令计划那条河之后,下一步就是要上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