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叶檀
A股创下最早收盘纪录,开盘仅15分钟便全天休市。
看看对当天全球市场的描述可以发现,A股对境内外的冲击力不容小觑。但要看清的是,人民币中间价下调幅度创2015年8月13日以来最大,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早盘一度重挫600点,这并不是A股所引发的,相反,这有可能是引发A股急跌的罪魁之一。
熔断机制再遭猛批。一个本意是要稳定市场的冷静政策,不料却成为刺激市场恐慌的“兴奋剂”,成为A股空头的“核武器”。从现在看,不合理的熔断制度是A股震荡的放大镜,会让情绪极端化,目前的熔断制度不是一面准确照出真实形态的镜子。
仍然要强调,市场本身的质地是第一位的,熔断不可能熔出一个牛市,也不可能熔出一个熊市。但在实体经济本身风雨飘摇、人民币疾速下跌、融资规模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不合理的熔断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时稳定市场是必要的。稳定市场只有两招:一是显示坚定的保护投资者的决心,以及摇响钱袋子,让股市“挤兑者”相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二是从技术手段上看,有必要对熔断机制进行纠偏。
从目前看,熔断机制的阈值3%与7%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到3%就会奔5%,到5%必然奔7%,除非救市部队大规模出手。本来就非理性的市场被急剧放大了。当韭菜被大规模收割、很多大机构也愁云惨雾地提前下班并担心自己家粮食的时候,信心危机自然会四处蔓延。
A股市场非常特殊,这是领头羊与大批羊群组成的市场,领头羊逐水草而动,羊群惟领头羊是从。只要大资金出现异动,就会构成市场的整体异动。不论大资金去往哪儿,羊群都会紧紧跟着。只要大资金砸盘,市场就会跟着砸,虽然这把锤子会砸到多数人头上。熔断机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
领头羊在干什么?确实有大笔资金抛售。2016年1月7日上午开盘,指数大幅低开一路下挫,在短短12分钟内沪深300指数便被打到-5%,触发了第一次熔断。第一次熔断后,盘面上的涨停板有27家,跌停板269家。此时,空头已胜券在握,因为下跌5%就意味着7%近在咫尺。15分钟暂停交易时间一到,短短的两分钟内沪深300指数便被打到了7%,触发了第二次熔断。盘面上的涨停板仍然是27家,跌停板却变成了1784家——这意味着,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跌停板陡增了1515家。
集中抛售、引发恐慌、一次熔断,再集中抛售,游戏结束。要仔细分析是谁在抛售,以及恐慌的引线如何被点燃,哪些机构成为“重锤”。
改革必须有整体思路和顶层设计。这次股市灾害不能怪罪于全球市场、外部做空,因为有很大程度是内部冒进的结果。
汇率改革与直接融资的改革都是重大的变革。在短时间内如果能够完成一个任务,就已经非常了不起,如果想要全部解决,也很难一口气吃下。必须要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
改革也不能按照线性思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何单纯取消熔断机制,甚至取消涨跌幅限制,或者要求降低期指门槛,暂停新股发行,这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若是这样,就会形成制订政策、资金救市、取消政策、市场恢复、再融资、再制订政策的局面,而这会不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既然中国资本市场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要恢复平静,看好大资金的交易与情绪是要点。如果市场在大资金之间相互搏杀,各机构都能平等获得资金,就不会在出现互联网资金杠杆、券商与银行资金杠杆之后,再现险资杠杆的事。
如何让A股市场成为能代表不同利益的均衡市场,实现公平博弈;同时能够对散户有所保护,让他们拥有针对内幕交易与造假的根本法律救济,让绝大多数人信赖机构的信用——也许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