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在人,关键在制度

2014年08月01日 01:42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30年前,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州参加“福建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谁料交流会变成了诉苦会,企业家纷纷诉说企业无权之苦:被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捆住了手脚,生产计划、原材料、产品、工资奖金、干部人事等全得由政府主管部门说了算,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甚至于“企业建个厕所都要层层报批”。

  他们联名上书,写了一封《“松绑”放权呼吁信》。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看后要求《福建日报》第二天就发表,而且亲自写了编者按,说“请给我们松绑”情词恳切,“使人读后有一种再不改革、再不放权,就真是不能前进了的感觉”。

  30年后,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家仍然呼吁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贵州中和投资的戴建良说,民营企业家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束缚很多,不是法律的束缚,而是长官意识的束缚。娃哈哈的宗庆后说,搞活经济首先应该对企业松绑,国有企业改革最好的办法是让国有企业内部经营者和员工持股,责任心和激励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转型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代表,绿地集团的张玉良说,从体制来看,我们有职工持股会,1997年到现在,再加上社会资本的力量、国有的力量,实践中充满动力和活力。因为有各种所有制混在一起,国资委[微博]的管理、政府的管理就比较灵活了。

  张玉良讲过,企业走向全球化,如果董事会没有职权,都要报批,全球的项目基本都吹光了。以前北京批下来一个项目一般是6个月,我们跟人家谈判一定要坚持6个月,但人家不跟你谈6个月。现在尽量是3个月,商务部、发改委都开明了。如果不是董事会、股东会的机制,那么传统国企的经营者怎么敢擅自把钱弄出去?肯定做不到。

  传统国有企业的干部讲组织配置,很难讲市场配置。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就是在奖惩激励机制上,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在经营机制上是非常灵活、贴近市场的;在授权管理上是有集中有下放,利用调动更多积极性的。所以张玉良经常说,根本在人,关键在制度。

  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很多地方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在这方面迈出大步的话,经济的活力、动力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释放。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独家图解:青年小明未来落户四种可能
  • 体育李娜宣布因伤退出美网 5年首缺席大满贯
  • 娱乐霍汶希辟谣古巨基车祸死讯 谴责黑心网友
  • 财经三鹿董事长减刑原因成谜 官员大多再上岗
  • 科技Xbox入华被指定价过高较美国贵30%
  • 博客为什么中国人好赌 安倍下台或已进倒计时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70到90后三代毕业生第一份工资如何花
  • 李光斗:从《小时代》看90后品牌观
  • 钮文新:A股四重底之资本底初现
  • 慕容散:中国最会讲故事餐馆是湘鄂情
  • 宁宁:通胀超级大老虎吃肉不吐骨头
  • 冉学东:热钱流入利好股市和房市
  • 徐斌:股市泡沫取代楼市泡沫
  • 叶檀:户籍改革农民收获最大红利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保障银行眼光短
  • 陈思进:安居乐业的标准是房价收入比
  • 林采宜:中国式量化宽松能维持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