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大考学费”被指恐拉高产品价格 低价奶粉短期难成搅局者

2014年06月11日 01:11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本文     

  每经记者 董来孝康 吴文坤发自北京

   为了此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再审核和换证工作,食药监总局统计数据显示,82家企业投入近35亿元,其中飞鹤乳业投入资金高达1亿元。随之而来的是,“会不会涨价”的疑问声一浪高过一浪。

   日前,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明确表示,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价格不会涨,从长期来看,还会继续回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几大乳企也都表示,“不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同时,业内专家认为,以君乐宝为代表的“搅局者”难以撼动高价局面。

  转嫁成本“没门儿”

   随着各大乳企为通过“大考”而投入的金额被陆续披露,外界对奶粉涨价的担忧升温。

   但马纯良表示,企业可通过内部管理消化成本,不会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国产品牌蒙牛、飞鹤及外资品牌雀巢、雅培和多美滋,其中雀巢和雅培相关负责人不愿对此发表看法。多美滋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在新证审核过程中投入了一定资金,但不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蒙牛相关负责人虽然没有向记者透露为此次“大考”投入了多少资金,但表示作为一家成熟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应具备长远眼光,资金成本不该由消费者买单。“至于是否会有极少数企业通过涨价转嫁成本,我们先不作揣测。”蒙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违背市场健康发展秩序的,不会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自然也行不通。

   在此次新政审核中,投入高达1亿元的飞鹤成为市场聚焦的对象,该公司要如何消化掉这笔巨大的成本呢?

   “第一,自产的乳清粉业务可降低成本;第二,通过内部管理压缩费用支出,因为工艺先进,整个管理也会降低费用;第三是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将运营成本全部消化掉,投入的1亿元还要进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摊销。”飞鹤乳业集团董事长冷永斌表示,一定不会在消费者身上做文章。

   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维护政府公信力角度来说,食药监总局已经表态价格不会涨,加上特殊时点国人都在高度关注中,谁都不敢提“涨”。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也对陈连芳的看法表示认同,并补充说,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在扩大产能,一旦产能释放,可能会有100万吨左右,而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需求量也就在四五十万吨;同时企业可以通过量的增长来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搅局者君乐宝

   近日,蒙牛旗下的君乐宝推出130元/罐的“亲民价”婴幼儿配方乳粉,完全依靠电商渠道,一经推出便被冠以“搅局者”的称号,有人乐观预计,君乐宝将冲破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高价这个“迷局”。

   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至少短期内君乐宝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高价时代还没结束。

   “我觉得很难,其实君乐宝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底,蕊盛蕊就和君乐宝一样推出了一款走电商渠道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价格比传统渠道商便宜近一半,当时也有人说会搅动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高价的局面,但现在看来并没有成功。”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不认为君乐宝会成为“搅局者”。

   冷永斌表示,由于不同企业的营销模式和发展战略不同,对君乐宝的价格不便作出评价,但产品定价都要符合价值规律。

   君乐宝乳业奶粉事业部刘森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外中高端奶粉就是125元左右的价格,君乐宝130元/罐的价格是国际正常价。

   “进口原料粉对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发展冲击很大,单从成本上看,进口原料粉每吨就要便宜1万以上。”飞鹤乳业集团董事长冷永斌表示,现在收一公斤奶要5.3元,按飞鹤的技术水平可以做到8.5吨出一吨原料粉,再算上加工费用,以及水电煤气、设备折旧和财务成本,一吨价差非常大。

   陈连芳等专家表示,由于国内政策导致奶农大量减少,牛奶每年缺口都在几百万吨,以致牛奶单价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致使在国内加工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成本进一步上升。

   乳业专家陈瑜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判断君乐宝能否撼动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高价的局面还为时尚早,因为在市场竞争中,价格确实也是一把利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深圳国税局拥有16栋别墅海滨度假村
  • 体育中超-恒大宣布4800万签下于汉超李学鹏
  • 娱乐郑爽承认因为自卑与张翰分手 无第三者
  • 财经煤炭衰落:鄂尔多斯某小区没一盏窗户亮灯
  • 科技解密互联网女皇:自嘲比叫外婆好
  • 博客谢俊辉:如何伪装成世界杯懂球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大学欲录夺刀少年八成支持 调查
  • 冉学东:打新炒新 新一轮财富盛宴
  • 林采宜:渐行渐深的金融混业
  • 马光远:中国货币政策作茧自缚
  • 叶檀:别整死跑路老板
  • 冉学东:降准还是降息 央行的战争
  • 叶荣添:别废话 是男人就给我买进去
  • 许一力:央行赢得了“不降准”战争
  • 金岩石:“定向降准”与股市拐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放弃对股指的执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