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爆债务黑洞 “中技系”集体沦陷

2014年06月07日 03:06  中国经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赵锋

  曾经被资本玩家成清波掌控的“中技系”三家A股上市公司——ST成城(600247.SH)、*ST国恒(000594.SZ)、*ST国创(600145.SH),在2014年初夏危机集中爆发。

  ST成城官司不断,股权多次被法院轮番冻结,更因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多方面存在严重违规受罚;*ST国恒的股权则被法院强制卖出,更因缺少经费恐无法披露2013年年报而有退市之忧;*ST国创亦因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涉嫌违规被查。

  5月22日,ST成城因涉嫌违反《证券法》遭证监会[微博]立案调查,此前*ST国恒、*ST国创都已受领处罚。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由成清波精心构建的“中技系”,正陷入崩溃的边缘。而分析“中技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危机的根源不难发现,这三家公司无一不被“中技系”当成利益交换、兑现的筹码。*ST国恒9亿元募集资金不知所踪,ST成城私放高利贷、并与*ST国创违规和上海优道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资金“勾兑”。三家公司背后种种劣迹导致的后遗症都让曾经的福布斯富豪成清波几近陷入绝境。

  套现还是掏空?

  资料显示,“中技系”的母公司全称“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技实业’)”,成立于1996年4月,董事长成清波。深圳市工商局登记的资料显示,公司注册资本金只有100万元,仅两名股东(成清波和张红英),从事电脑销售、电子信箱、信息服务及电脑软件开发。

  中技实业的资本膨胀从2002年开始。当年1月,成清波出任北京国泰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恒生”)的法定代表人,并和张红英开始向中技实业增资,使其注册资本增加到4700万元。 2003年6月,中技实业再度扩张,注册资本达到1.37亿元。两个月后,中技实业控股北京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占股比例为90%,其注册资本增加至3.07亿元 。2006年4月27日,中技实业的注册资本达到5.07亿元。

  此间,成清波通过中技实业以及北京国泰恒生控制了庞大的资本帝国。2005年年底,中技实业合并总资产达81.3亿元,以商业物业开发和经营为主,以路桥经营、高科技产业、城市客运、贸易为辅。而国泰恒生是中技实业的母公司,以房地产投资开发和公用事业投资为主营方向。2008年,“中技系”的新平台成城国际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成城国际”)成形。鼎盛时期,“中技系”先后成功控股成城股份国恒铁路、四维控股(即ST国创)三家上市公司平台,玩转资本200多亿元。

  多为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中技系”掌门人成清波惯用买壳方式大玩资本游戏。接近“中技系”的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表示,成清波早期买壳惯用的手法在市场低迷期买入公司法人股。中技实业入主成城股份(当时名为“物华股份”)就是一个范例。

  资料显示,2002~2003年间,中技实业以9257万元的价格受让吉林物资、吉林市供销合作社、哈尔滨物资回收利用调剂贸易中心、哈尔滨供销物资集团法人股股权,获得物华股份(后更名为成城股份)21.57%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自此成清波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此后,成城股份成为其套现工具,进而进军后两家上市公司。

  成清波对成城股份的运作主要采取二级市场套现的方式。上述股权在2007年流通后被抛售3000万股,成清波套现2.5亿元,但中技实业仍以8.99%的股权比例保持其大股东地位。

  中技实业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是国恒铁路(当时名为“内蒙宏峰”),也是首家民营铁路上市公司。2004年5月,中技实业的关联企业深圳国恒斥资3.42亿元受让国恒铁路1.5亿股,以26.78%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自此深圳国恒开始逐步主导国恒铁路的主营业务转型及日常经营。

  中技实业在控制上述上市公司后,大讲资本故事,并向上市公司溢价高增发注入盈利质量低下的资产,既转移经营风险又实现套利。如今深陷泥潭的国恒铁路就是一例。

  2006年8月,中技实业直接以4186万元的挂牌价格买入广东罗定中技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技铁路”)100%产权。3个月后,中技铁路旗下的罗定铁路59%股权又被以4.11亿元的天价转让给了国恒铁路。成清波控制的中技实业不费吹灰之力净赚3个多亿,财富瞬间膨胀10倍。此外,其实际控制人通过控股股东深圳国恒于2013年12月26日、2014年1月2日和1月14日相继减持逾2100万股,套现数亿元。资料显示,2009年*ST国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1.13亿元。  根据公司2012年年报,公司在春罗铁路、罗岑铁路和酒航铁路三个项目上已投入逾12亿元,应该尚剩募集资金9亿元。不过,这笔巨资却在2014年初不知所踪。5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收到天津监管局监管函,其显示“审计机构在对你公司  年审中发现,你公司子公司中铁(罗定岑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酒航铁路有限公司涉及的募集资金存放情况与前期披露内容不符,金额巨大”。

  “中技系”对成城股份的运作也如出一辙。2008年12月,成城股份计划向中技集团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4个“收费物业”企业股权。而在17.33亿元的收购款中,有11.47亿元对应收购其中三家公司的债权。不过该项计划终于在2012年8月宣告撤回。同年,中技实业结识*ST恒立股东中萃房产,双方于2008年12月31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注入旗下房地产资产,但最终因与中萃房产发生借款纠纷,且拟注入资产盈利能力较弱而宣告终止。

  危局持续发酵

  实际上,在“中技系”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大玩资本游戏的背后,中技实业的债务危机仍在持续发酵。深圳信用网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技实业共有14笔债务纠纷被深圳中院强制执行,涉案金额高达18亿元,未执行完毕的约16.9亿  元。 实际上,2011年前后,中技实业通过中航信托、国联信托等信托公司,共计融资22亿元左右。以此合计,中技实业逾期债务约40亿元。

  陷入债务危机,或源自成清波多年来膨胀化的扩张,巨额担保以及为“中技系”包装项目的巨额费用。业内人士称,也就是说成清波多年的资本腾挪最终到手的是固化的资产,而其背后则是烂账一堆。在融资收紧、腾挪不灵的2011年 至今,其债务压力接踵而来,直至其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纷纷陷入危机。

  资料显示,2011年7月,国联信托曾与中技实业签订一份贷款合同。知情人士透露,贷款规模为7亿元,期限2年,原定到期日是2013年7月。但在2011年9月就出现无法按期足额支付利息现象,2012年4月,国联信托急忙宣布贷款违约。  这笔7亿元信托贷款的年利率为17.2%的固定利率,不随央行[微博]基准利率变动。除7亿元贷款本金外,深圳中技实业还需支付前两次付息期中,尚未偿还的利息部分。另外,从2012年1月起,该部分资金必须按照25.8%年化利率,向国联信托支  付贷款逾期的罚息,直至该笔贷款付清日止。 还有一笔,也是信托融资烂账。2011年国联信托设立“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单一资金信托”,信托规模为2.5亿元,期限18个月,信托年化收益率为15.2%。到2012年4月,这笔信托也出  现了深圳中技实业不能向国联信托支付2012年一季度利息的状况于是亚星锚链紧急指令国联信托宣布贷款即日到期、立即还本付息等措施。为此重技实业持有的成城股份公司3025万股股份被法院轮候冻结。

  除了上述融资,成清波在运作国恒铁路过程中也有多笔融资出现危机。2011年4月25日,国恒铁路的子公司“广东国恒”与华夏银行广州分行签订了《最高融资合同》,最高融资额度为1亿元,融资额度的有效使用期为1年,自2011年4月25日至2012年4月25日。中技实业为该《最高融资合同》及其下发生的具体业务合同提供担保,并与华夏银行广州分行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然而,由于广东国恒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清偿贷款本金及利息,华夏银行广州分行根据《公证书》相关约定,申请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深圳中技实业作为保证人,其所持有的成城股份 3025万股股份被轮候冻结,冻结期限为两年。同时,广州国恒此前也曾因借款纠纷被赣州银行滨江支行起诉至赣州市  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国恒铁路披露的信息,因广东国恒在赣州银行滨江支行开具的2100万元银行承兑逾期未承兑,赣州银行滨江支行起诉至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冻结本公司存款。

  成清波曾表示,“到2011年时,我们做了很多资产交换,算下来差不多100多亿元资产,包括上海的成城购物广场、天津的高速公路等等。”这些腾挪,最终让中技系难以玩转。

  事实上,成清波对于曾经资本平台也正在失去控制权。ST成城披露称,近日收到法院《通知》和《执行裁定书》,因债务纠纷,大股东中技实业持有的该公司2580万股,将划转给国联信托。划转后,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  更,中技实业由此失去控制权。而此前,*ST国恒原第一大股东深圳国恒持有的1.8亿股,被强制卖给泰兴市力元投资有限公司,后者主要股东是有国内船业巨头之称的江苏新扬子江造船公司董事长任元林。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技系”三家上市公司,除了*ST国创外,ST成城和*ST国恒都未按期披露年报。仅这一条,ST成城和*ST国恒都将面临退市的可能。也就是说,两家上市公司双双面临退市之忧,成清波留下的资本残局将成为中小投资者的伤痛。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证监会对于上述两公司的处理仍在继续,两公司命运难料。但若,ST成城和*ST国恒都被迫退市,那么更多的内幕或将难以被查清,而损失惨重中小投资者也或将集体起诉“中技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吉林3名原副省长退休后去企业拿高薪(图)
  • 体育NBA-马刺4比1热火夺第5冠 莱昂纳德MVP
  • 娱乐黄奕老公称手握监控录像 否认打女人
  • 财经三峡集团原一二把手同时被免疑因不和
  • 科技任正非首次国内媒体专访:家人不接班
  • 博客李静:八八我没心没肺的男闺蜜戴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女生全年级仅一人 毕业合影走红(图)
  • 钮文新:央行不是“放水”
  • 徐小明:期指换合约提前了
  • 朱大鸣:谁在制造中国房价崩盘的假象
  • 冉学东:人民币汇率是否已经形成走廊
  • 苏鑫:一线城市哪些房子会降价?
  • 钮文新:不同意吴敬琏的观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