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改变娱乐全“视”界

2014年03月03日 18:53  《中关村》 微博

  在收购PPS后,爱奇艺在用户基数、用户时长等指标上完全坐稳视频行业第一把交椅。

  文 本刊记者 程桔华

  “无父无母,干爹百度”,这是外界对爱奇艺的调侃。尽管是一句玩笑,但“干爹”的力量却不容小觑。4年来,百度已经为这个“干儿子”投入了十多亿元。仅2013年11月底,为购买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等五档综艺节目2014年的独家播放权,就支付了高达2亿元的版权费用,其中还不包括爱奇艺另与韩国MBC、台湾中天、东森等电视台的独家合作费用。

  对于爱奇艺而言,上市是2014年最重要的事。体现在内容方面,爱奇艺即将全资成立一家集投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并以工作室的形式吸纳影视制作人才进驻。2013年年底加入爱奇艺的首席内容官马东将兼任该公司负责人,并成立首个工作室——“马东工作室”。此外,爱奇艺还将以此模式投资有着多年电视台运营经验的刘春。

  为了促成爱奇艺上市,百度可谓使出浑身解数。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根据收购计划,PPS视频业务将与爱奇艺合并。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宣布此消息时称,合并后的新爱奇艺将会成为中国网络视频第一大公司,“在用户数量、使用时长、涵盖面上,我们都会全面超越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绝对老大。”

  做中国的Hulu

  爱奇艺是百度和美国私募公司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的合资公司,成立时曾获得普罗维登斯资本5000万美元投资。到2011年下半年,爱奇艺就用尽了首轮融资5000万美元,百度随后于当年第三季度追加投资2300万美元。2012年11月2日,百度宣布收购普罗维登斯资本所持有的爱奇艺股份,以53.0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早在2010年初,当百度宣布进军互联网视频行业时,在商业模式上其实面临着一道选择题:YouTube模式还是Hulu模式。这是当时国外视频行业中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两种模式。YouTube代表的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Hulu依靠的则是大量正版内容的支撑。国内最早的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酷6等都是YouTube模式的奉行者。原因很简单,Hulu模式需要大量资金才能购买到正版内容,而对于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国互联网视频公司而言,YouTube无疑是一种更易学成的模式。但是,随着版权等问题的频发,UGC网站一方面不得不应对各种版权纠纷,另一方面也难以得到广告主的认同。尽管赢得了流量,大部分视频网站却始终未能在盈利上看到曙光。因此,从2009年起,他们开始各谋出路。有的借壳上市,重装上阵;有的开始尝试两条腿走路,兼顾YouTube和Hulu两种模式;有的则依然坚持死守。在中国,到底是YouTube会厚积薄发,还是Hulu能笑到最后?尽管两种模式难分高下,但百度还是做出了选择:做中国的Hulu。

  做出选择之前,百度进行过详细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用户对网络视频内容的选择以影视剧为主,而UGC类的分享内容仅占11.6%;广告主更倾向于选择正版的、质量更高的内容投放广告;网民依赖搜索引擎观看视频的比例高达71.6%,这使得百度在渠道上拥有优势力量,完全有能力实现正版高清模式的成功。

  2010年4月22日,率先以高清、正版长视频为模式的爱奇艺正式上线。爱奇艺在内容上,90%以上是影视剧长视频,10%的短视频也是与长视频有关的娱乐新闻、明星报道等,不报道时政新闻,不涉猎视频分享。除了正版影视内容的采购外、“奇艺出品”还从电影、网剧、综艺、娱乐节目等全方位进军自制领域,为网络自制内容树立了专业和品质的标杆。与此同时,爱奇艺深入探索广告投放新技术、新模式,以“SWS”模式(“Search(搜索)-“Watch(观看)”-“Share(分享”)为核心竞争力,为品牌广告主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视频营销服务。凭借丰富的自制、版权内容、多元的终端支持和优质的用户体验,爱奇艺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和口碑。上线2个月,人均单日时长即成为行业第一;上线8个月,独立用户即告破亿;到2011年年底,爱奇艺凭借250.3%的增长率与新浪微博并肩领跑中国互联网行业。例如2011年9月,吴奇隆饰演的《步步惊心》正式拉开帷幕,吴奇隆迎来了“第二春”,爱奇艺则迎来了“流量爆发”;上线2周年的时候,爱奇艺的月独立用户数达2.3亿,月度累计观看时长突破420亿分钟,APP终端覆盖9037款机型和所有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装机量近4000万,iPad客户端装机量超过600万,多项核心数据均稳居全行业第一。

  在广告投放方面,奇艺推出了高级定制功能,成为第一个推出定制概念的视频网站。例如爱奇艺与昆仑山水“品质营销”整体定制案例,就是通过高品质视频拍摄制作《问鼎昆仑山》的纪录片,在后期编辑制作中,从整体包装到细节设计融入客户软性植入,并且利用百度贴吧、百科互动产品的倾力支持形成高品质的爱奇艺+百度资源推广方式,为广告主提供了完美的营销定制服务。

  寡头之战

  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

  PPS是一款网络电视客户端产品,诞生于2005年6月。2012年7月,PPS客户端以3221万的日均用户人数,领跑视频客户端阵营,超越第二名PPTV 500多万,是第三名风行网的2.5倍。同年9月,PPS对外宣布,PC客户端装机量已突破5亿,同时当年二季度营收超过1.8亿。

  “此次收购可以利用 PPS 补充爱奇艺客户端的短板,或通过爱奇艺的正版影视内容植入 PPS ,提升爱奇艺的品牌形象,或者使用爱奇艺品牌推出全新客户端,整合 PPS 的直播资源,完善爱奇艺在客户端 P2P 技术和直播上的缺陷,形成与搜狐视频相当的业务布局。”龚宇称,收购意在加速爱奇艺实现新业务的盈利。

  易观国际分析师庞亿明分析,“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在于最大化整合资源,即将网页端优势进一步扩大。PPS与爱奇艺的结合,关键点在于实现网页与客户端的互补。”

  为了证明这种互补性,龚宇还特别选用了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12年3月,爱奇艺、PPS的月度用户重合度是27.5%,4月8日到14日一周的重合度是14.5%,“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协同效应的基础”,龚宇说。

  根据艾瑞2013年3月数据显示,视频行业第一阵营的寡头化趋势越发明显,在PC端公司排名中(含网站和软件端),爱奇艺和PPS月度总有效浏览时间超过12亿小时,是排名第二优酷土豆的1.22倍。在移动终端APP排名中,根据艾瑞MUT 2013年3月数据显示,爱奇艺和PPS月度有效使用时间达到1.33亿小时,是第二位PPTV的2.06倍。同时,在最为业内看好的移动端方面,根据艾瑞MUT3月数据显示,移动客户端爱奇艺和PPS的月度用户覆盖去重后为4557.03万人,排名第二的PPTV网络电视月度用户覆盖为2572.28万人。爱奇艺和PPS在移动客户端的月度用户覆盖方面绝对稳居行业第一,也拉大了与其他视频业务竞争者的距离。

  2012年,爱奇艺总收入在8亿元左右,这一数字高于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竞争对手。如果只衡量收入的指标,爱奇艺已经成为国内视频行业的第二名。在收购PPS后,由于PPS本身拥有的庞大用户基数,将使爱奇艺在用户基数、用户时长等指标上完全坐稳视频行业第一名的位置。

  2013年9月3日,TCL和爱奇艺联合推出的首款智能电视产品“TCL爱奇艺电视——TV+”正式亮相,在天猫“11·11”促销活动上,支付宝成交金额达1651万,位列第七;10月24日,爱奇艺与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创维、京东联合发布了一款新型机顶盒“超清盒子”,开创了传统家电行业、视频行业和电商行业跨界合作的新模式。根据“爱奇艺inside”战略,下一步爱奇艺将与多家电视厂商合作,全面植入爱奇艺的内容与服务,真正改变娱乐全“视”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盘点:昆明暴恐案中的平民英雄
  • 体育威尔士赛火箭9-3丁俊晖 轰147夺第26冠
  • 娱乐王菲谢霆锋分手十年 传将在法国世纪相见
  • 财经刘迎霞幕后有团队运作 擅长维系官方关系
  • 科技联通4G于18日商用:初期TD-LTE为主
  • 博客马未都:不滚床单的都教授为什么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一名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的自白 考研成绩
  • 余丰慧:6是人民币升值的底线吗?
  • 龚蕾:四张图看乌克兰经济与金融波动
  • 老倪先生:反弹果然比较有力
  • 慕容小散:谁能逼死余额宝?
  • 姚树洁:两会四大重要命题之我见
  • 叶檀:将陷入日式资产负债表大崩溃?
  • 李锦:2014年两会企业十大机遇剖析
  • 杨宝忠:李克强要管移民了
  • 董秀成:三桶油“垄断”是误区
  • 姚树洁:昆明大屠杀与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