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频来袭: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4年02月23日 22:41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春节过后,“用工荒”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据报道,北京、广州、武汉、杭州等大城市再现‘用工荒’。虽然一些企业为此展开了‘抢人’大战,使出加薪、提高员工福利等各式奇招,但是仍然难以招来务工“。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用工荒“情况将比往年更加严重,或将持续到4月份。

  节后再现“用工荒”

  每年春节前后,用工荒总是特别扎眼。据广东省人社厅表示,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1万人;武汉市人社局调查统计测算,今年武汉企业缺工9万~11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2万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节后用工荒主要原因有:一是春节刚结束,离乡返城农民工尚未全部出动;二是中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以及地方经济努力发展的情况下,为本地人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不少农民选择在当地就业;三是沿海城市虽然工资高,但是医疗、教育、住房条件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农民工实际权益难保障。本地经济的吸引力以及沿海城市的弊端,让农民的选择意向改变,用工荒则更凸显。

  “除此之外,更多是我国总体的人口结构以及人口增速的放缓所影响。”薛胜文进一步指出,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多,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就将突破2亿。农村人口也在加速老龄化,能够外出工作的农村人也在减少,尤其是从事低端服务业、建筑业的农民工或减少,导致用工荒情况加剧。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加大对农业补贴和扶持,不少农民返乡务农,回归“本职工作”了。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就业机会增多,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仍对普工有很大需求,是导致用工荒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得他们难以在城市扎根,是产生用工荒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袁健教授还指出:“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过高,客观上也限制了供给的数量。此外,今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活成本的增长和工资的涨幅不协调,因为很多用工问题较突出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房租不断攀高,造成生活成本的增加超过工资的增加,必然导致用工荒愈演愈烈。”

  “招工与就业”两难并存

  春节后,各地又纷纷喊出“用工荒”的口号,很多餐馆、商场、快递公司等用工单位都抱怨给高价也招不到满意的求职者。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农民工反映,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情况。

  “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是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行’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供求双方的差距不断扩大,造成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不断增多。同时,由于农业税的免除,加上各项补贴、新农保、新农合等政策影响,农民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许多农民外出打工的动力。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50%左右,并成为一种常态;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将进一步减缓,去年农民工总量增长了2.4%,但同比增幅回落了1.5个百分点。

  袁健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几年春节后农民工量大的城市和企业看,这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总量供大于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就业和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由此看出,用工荒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劳动力绝对数量的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还由于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破解“用工荒”须多管齐下

  “从近几年来农民工大量务工的城市和企业看,这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总量供大于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但“两难”(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种“两难”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民工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不再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蓄水池,仍然有潜力,但不是无限的。”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3年我国16周岁以上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2012年末又减少244万人,较2012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专家预言,我国人口红利拐点或将于2015年提前到来,届时用工荒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由此而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报酬上涨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担。

  对此,薛胜文建议,破解用工荒,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改革,改善社保体系,让农民工教育、医疗、住房等权益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保障,提高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从制度安排上,让农民工能够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作为过客,让农民工在城市扎根,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流动性,也可以稳定企业人员,保障正常的生产。

  “要破解用工荒,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必须多管齐下,但政府应是解决用工荒的主导方。”袁健教授则指出,持续的“用工荒”在另一方面形成倒逼机制,让企业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这无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任何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用工荒”等劳动力供需矛盾紧张将具有长期性;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我国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也会更加明显;农民工和低端岗位工人都是初级劳动力,都需要人才升级。所谓人才升级并不是指在学历上提高,而是技能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正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一个交集,这需要学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合力,统筹解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我国15%国土遭遇灰霾 北方20城重污染
  • 体育英超-切尔西诡异绝杀 阿森纳4-1 曼联2-0
  • 娱乐传葛优曾拒赌:不敢去 被曝抠门不会赌
  • 财经地方患上依赖症:没土地谈发展难想象
  • 科技专家称电信联通涉垄断处罚或不了了之
  • 博客李银河:21世纪该如何处置性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理工女神学霸四级702分 考研成绩查询
  • 李鹏云:两会你需要关注的二十个看点
  • 相玉忠:我亲历的几次土地产权流转
  • 黄震:互联网金融要加强三线建设
  • 罗慰年:纽约“刘汉”陨落记
  • 陶冬:日银再祭QE 美债仍待调整
  • 王海滨:麦当劳的服务见鬼了?
  • 谢百三:新股头一天全部涨44%真荒唐
  • 肖磊:未来货币是黄金还是比特币
  • 江濡山:面对台湾 做残缺的中国梦
  • 梅新育:马骏有望成为下一个郑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