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挺
云南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争取云南列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省”。
云南当地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援引专家的话说,虽然试点具体方案目前仍不明朗,但分析来看,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应该是大势所趋。
云南是“西电东送”工程主要送电源点的省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整个“西电东送”工程形成南中北三条大通道。南部通道主要是开发贵州、云南、广西水电及火电,供应广东。
2013年是云南西电东送国家战略的第20年。20年间,云南省西电东送负荷增加了近40倍。
但一些专家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西电东送”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付出的综合代价一直未得到合理补偿。这其中以移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尤为显著。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陆佑楣对“移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尤为显著”的说法亦有同感。“移民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陆佑楣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陆佑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认为,资源所在地经过开发后,清洁优质的能源电力形成的社会财富都由东部发达地区享用,而西部尤其是水库移民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变。
“体制是混乱的”
第一财经日报:国家能源局有关部门出台的方案指出,随着东部地区高载能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用电需求增速加快,加上其他原因,西电东送的规模和持续性将会受到影响。基于此,送电电源有望拓展至藏东南地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以获得更多的电量来加强西电东送的持续性。对此您有何看法?
陆佑楣:所谓大湄公河区域,就是我们的澜沧江,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西藏有多少水能资源可以开发呢?西藏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向南流的河段,大约有2000多米的天然落差,这里的水能资源量估计可以达到3500万千瓦,其规模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但现在那边连公路都还没有修通,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在这些地方修建水电站,如何把电量送出来还是一个问题。
你看看地图(指着办公室的地图),雅鲁藏布江两边是3000米左右的高山。如果电量要往东送,就要经过是这里的横断山脉,一个个山脉切割得很深。与此同时,电量的远距离输送,是非常不合理的。而如果电量要往北送,那就是往青海,但青海没有那么多的负荷需求。最后就是往南送,也就要经印度、缅甸再达中国的云南,电力送出非常困难。基于此,多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还没有列入中国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量当中。
另外,西藏地区本身的电力需求量也不大,当前建几座百万千瓦级的电站即可以满足要求了。西藏的水电开发应经过科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准确决策。
日报:2014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开发水电”,目前西部还有多少水电可供开发?
陆佑楣:据我了解,目前西部可供开发的水电大概还有2亿千瓦。
中国需要更多的电量。原因是,中国总的发电装机量不到13亿千瓦。如果按照13亿人来算,中国每人分不到1千瓦的电量,而美国每人平均拥有3.5千瓦,日本和欧洲每人平均有1.5千瓦。中国要达到小康水平,电量还是很缺的。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电量需求大概是20亿千瓦。这意味着,现在还有7亿千瓦的电量需要开发。其中,西部的水电可以提供2亿千瓦。
日报:但发展水电也存在很多问题。
陆佑楣:所以我们需要提倡有序的开发。在水电开发方面,我们现在设计和技术都是成熟的。现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生态问题。事实上,做任何一个工程,没有不改变原来的环境的。问题是,要看这种改变,到底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三峡大坝,多年来,人们对三峡大坝有不少争议。三峡大坝的修建,的确改变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在修建三峡大坝之前,中下游河段每10年左右就会发一次大水,并把这里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都给淹没掉,但三峡大坝修建以后,这些土地就被保住了。现在被三峡水库淹没的是峡谷里的劣质的土地,这是最大的生态变化。
还有一种说法,说三峡大坝改变了当地原来的气候,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几乎不可能。三峡大坝才100多米高,而大气环流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类似的种种质疑,我认为是完全可以通过科普来讲清楚的。
水电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快,深度开发遇到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高强度地震区以及生态、环境和移民的难度增加,要有序地发展。有序的发展,就是要在决策层面上做到有序。哪些工程该做,哪些工程不该做,由国家决定,是政府行为。现在,在这方面的体制是混乱的,有些工程已投入近百亿元,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程,但尚未得到国家的核准。
“移民没有得到利益”
日报:水库移民问题在本质上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如何解决?
陆佑楣:对的。移民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在修建水电站时,必须要承担的搬迁费用就要承担。但是电站建成以后,自然资源就变成了有效资源并形成了财富,但在这个过程的分配中,移民没有得到利益。在我看来,政府应当合理地调整目前不合理的水电电价,把库区居民应该享受到的这部分纳入到电站的上网电价中去,作为水电的成本之一,并全额返回到库区政府和居民,从机制上解决库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问题。
比如三峡工程,现在的上网电价是两毛五,如果把三峡上网电价每度电提高五分钱,一年就是四五十个亿,这么多的钱,最后就给当地移民作为补偿。如此一来,有关移民问题就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电力体制的改革,实现合理的电价和合理的分配。
日报:如果减少西电东送的电力电量,那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电力的出路何在?
陆佑楣:应该发展更多的核电和其他相对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不应该更多地发展煤电,以保护中东部地区的环境。电价可能会高一点,但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可促进节约用能和提高能源电力的利用效率。
日报:近年来,央企在水电方面“走出去”的脚步也在加快,但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央企在外面的投资亏损得非常厉害。您是怎么看待这些现象的?
陆佑楣:央企的钱也是国家的钱,密松水电站目前遇到的问题,与国外很多政治条件和社会形势都有关系。现在的水电“走出去”,也是中国的大势所趋。中国有这么多的美元储备,到国外去买一点资产都是可以的。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之外,还要考虑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后两者更为复杂。中国在“走出去”方面才这么几年,肯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种风险应该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