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康IPO玩“大”了

2014年01月11日 05:00  成都商报 

  定价72.99元/股,控股股东转让4360.35万股老股,预计发售所得31.83亿元,奥赛康的IPO之路成为市场日前争论的焦点。不少业内人士称老股直接转让可坐收30多亿元太荒诞。在一片议论声中,1月10日凌晨奥赛康发布公告,公司新股将暂缓发行。

  原因存疑

  令人疑惑的“暂停”

  凭借抗癌药题材,奥赛康从IPO开闸消息曝出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1月2日公布招股书之后,更成为各路资金眼中的“香饽饽”。甚至被一些机构列入了最具申购价值公司的名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新股中的“种子选手”却在发行前自己喊出:“暂缓发行”。

  奥赛康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已经凑集好资金准备申购的投资者大感意外,更是引发A股市场的惊呼。这一事件也被视为IPO重启后的首个爆炸性新闻,成为所有媒体报道的焦点———已经为上市苦苦奋斗多年的奥赛康,为何在即将射出“临阵一脚”时突然选择放弃,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据公司公告披露,暂缓的原因是“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但面对这一理由时,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疑惑,因为不管是发行规模,还是老股转让规模,其实早已通过层层把关并且公开披露。

  早在2014年1月2日披露的招股书中,奥赛康宣告,本次合计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控股股东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公司这一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3]1655号”文核准。

  1月8日,奥赛康又进一步披露,根据初步询价结果,本次发行股份数为5546.6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公司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转让老股数量为4360.35万股。

  换句话说,相对于原本公布的7000万股发行上限,奥赛康最终确定的5546.6万股发行量还小一些,而按照“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这一暂缓理由,为何当初不暂缓,反而在发行量缩小之后突然“叫停”?在公司披露的看似合理的解释背后,似乎隐藏着最为关键的一环。

  成都商报记者 李智

  机构抢筹

  基金哄抢纷纷出高价

  记者了解到,奥赛康此次发行价达72.99元/股,摊薄发行市盈率达到67倍。某上市公司不愿具名高管告诉记者,“奥赛康67倍发行市盈率是有点高的,但也不是太高,不过它是目前看到的(此次IPO重启后)最高的发行市盈率,是最敢挑战政策压力线的。”

  翻阅奥赛康首发公告后,记者发现奥赛康此次发行价定在72.99元/股,与基金“哄抢”有一定联系。

  数据显示,在奥赛康网下询价过程中,报价65元/股的占比较高,也有不少基金的喊价远远高于65元/股,甚至达到了80元/股。如易方达基金[微博]管理的社保五零二组合,两组询价分别为81.12元/股和86.12元/股;诺安系中的诺安平衡证券投资基金、诺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诺安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及诺安汇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询价全部超过70元/股,最高达到78.58元/股。

  根据之前多家券商的预计,奥赛康的合理价格区间在55~65元/股。如国泰君安给出的合理价格区间为50~54元/股,齐鲁证券给出的询价区间为56.86~71.60元/股,兴业证券则表示奥赛康的合理发行价格区间为53.75~64.50元/股。 成都商报记者 刘明涛

  焦点透视

  72.99元定价的秘密

  其实正是在72.99元/股的发行价曝光后,奥赛康此前并没有太多引起关注的老股转让,立刻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按照这一价格计算,公司首发募资8.66亿元,但是控股股东通过老股转让可获得31.83亿元现金。

  目前并没有资料显示奥赛康在发行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不管是规划老股转让,还是通过询价最终确定发行价,奥赛康都是根据目前的规则操作而已。

  按照目前的发行规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采用询价方式的,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部分不得低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0%,然后根据剩余报价及拟申购数量协商确定发行价格。

  具体到奥赛康,公司在询价过程中,将73.88元/股及以上的报价予以剔除,这部分占到累计网下拟申购总量的12.23%,接下来公司将72.99元~73.80元/股作为有效报价区间,最终综合考虑基本面等情况后确定出72.99元/股的发行价。

  记者注意到,相比此前发行的上市公司,奥赛康剔除高报价部分的占比,明显比此前发行的公司含蓄许多,比如同处医药行业的我武生物,高报价的剔除率为57.94%,新宝股份剔除率为44.51%,纽威股份的剔除率为28.49%,楚天科技的剔除率为11.16%。

  也就是说,与此前发行的新股相比,奥赛康对于高报价的剔除比例低于大多数公司的水平。换句话说,如果奥赛康和其主承销商像我武生物一样,将过半高报价剔除的话,发行价自然会应声回落。

  考虑到奥赛康的定价,无疑定价越高,公司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在转让同样数量股份的背景下,获得的“真金白银”越多。如果奥赛康带着72.99元的发行价上市,股价波动的风险则将由广大投资者,以及网下获配的机构共同承担。成都商报记者 李智

  市场声音

  姜广策[微博]:好企业不能搞成坏股票

  对于奥赛康的发行价及发行市盈率,记者昨日跟多位资深医药界投资人士进行了沟通,大家齐喊“看不懂”、“估值贵”。

  “本次发行价格72.99元/股对应的2012年摊薄后市盈率为67倍,高于创业板医药制造业加权平均静态市盈率55.31倍。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有市场人士直言。

  一位资深私募医药研究员向记者表示,“我们当时看到这个价格都已经惊呆了,实际上从我之前对公司业绩面的梳理,我们都觉得顶多发到60元/股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最后出来的价格居然是72.99元,这怎一个‘贵’字了得。即使按照2013年预计45%的利润增长率,对应2013年摊薄市盈率奥赛康也达到了46倍,也是远远高于A股市场几个化(学)药龙头了。并且上市公司募资8.66亿元,而老股东还可以轻松套现31.83亿元,这种做法我们是肯定不会参与的了。”

  上述人士坦言,他给奥赛康的市盈率最多在30倍,面对67倍的估值,他对这只新股肯定会避而远之了。“现在A股市场上的老股票,对应2013年的市盈率也就在30倍左右,并且是质地非常优异,且上市多年,信披和发展流程非常透明的公司。”

  有投资人士表示,本以为此次IPO重启后,相关个股的市盈率会低一些,结果却不是预想的那样,这样的话估计不太会参与打新了。奥赛康暂缓发行是正确的,不然若以这样的价格发出来,一旦业绩不达预期,股价可能很快会“破发”,“天价”海普瑞的事件还历历在目。

  德传资本董事长姜广策在其微博中表示,“奥赛康是个好企业,但再好的东西也得有个合适的价格,好企业不能把自己搞成坏股票,我确实没想到发行价格会整成这样,不过更没想到会发行暂缓。” 成都商报记者 牟璇

  嫌规模较大

  定价后自己喊“暂停”

  奥赛康10日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普通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3]1655号”文核准,并已于2014年1月3~7日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推介。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从奥赛康解释的暂缓发行理由看,诱因直指其老股转让规模较大。

  资料显示,奥赛康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奥赛康)转让老股数量为4360.35万股。以发行价和发行后总股本粗略计算,奥赛康总市值已经突破200亿元,南京奥赛康通过老股发售所得为31.8亿元。之所以此次老股转让由其控股股东一家完成,主要是奥赛康第二至第五大股东苏洋投资、中亿伟业、伟瑞发展、海济投资均在2011年5月18日进入,未满足持股满3年的老股发售条件。

  按照证监会此前的口径,此次推出老股转让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缓解单只股票上市时可交易份额偏少的状况,对买方报高价形成约束,进一步促进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促进新股合理定价并缓解“超募”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 刘明涛

  奥赛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暂缓发行的公告

  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3]1655号”文核准,并已于2014年1月3~7日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推介。

  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

  新华评论

  奥赛康事件

  预示IPO改革之路依然曲折

  10日凌晨,一则公告让市场震惊。原计划当天进入申购环节的奥赛康宣布暂缓发行,原因是“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高市盈率、巨额老股转让、暂缓发行,近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预示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远未结束,改革之路依然漫长。

  9日,奥赛康公告称,本次发行价格为72.9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67倍,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7.94亿元,同时预计老股转让资金为31.83亿元。

  尽管并没有出现监管层全力抑制的超募情况,但近32亿元的老股转让让市场充满忧虑,认为控股股东有高价套现之嫌,投资者对此十分不满。这也直接导致了次日暂缓发行的紧急公告。

  监管层在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推出老股转让的举措可谓用心良苦。证监会在解读中对其赋予重任: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促进新股合理定价,缓解“超募”问题,缓解上市后老股集中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总的来说,老股转让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抑制“三高”和“炒新”问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又大不相同。A股由来已久对新股的热情在本次开闸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动辄上百倍的认购倍数和超预期的高报价让初期的新股定价难以平抑。很难说,如此高定价没有反映市场的力量。本次改革中对限制“超募”的细则,发行人自然会减少新股发行数量,增加老股转让,以避开“超募”的红线。如此,高发行价下的巨额老股转让就不可避免,监管层不得不再度出手暂缓发行也就成为尴尬的必然。

  应该说,老股转让的举措几经周折终能推出,这并非坏事。但在复杂而又充满中国特色的A股市场,任何一项成熟资本市场上的成熟规则都可能有不同的演绎。以往的种种实践也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监管层要直面问题的核心,及时弥补漏洞,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让最终的改革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新华社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意名帅盼任国安总监 于大宝与阿尔滨续约
  • 娱乐独家:郭德纲确定无缘央视马年春晚
  • 财经陈光标:“中国道德领袖”等头衔有证书
  • 科技传小米2014年推300元智能手机
  • 博客睿见中国-新浪2013年度思想盛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谢百三:证券史上最糟糕的新股改革
  • 连平:新年物价运行将维持平稳态势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 刘杉:央行今年还得放点水
  • 鲁政委:2014年宏观经济展望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石建勋:破解土地财政从财税改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