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管好“闲不住的手”

2013年11月21日 00:09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梁薇薇报道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对于这个问题,即使在标榜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也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过程中,尽管围绕着亚当·斯密提出的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和凯恩斯提出动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干预的争论不休,被称为经济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但历史的实践,也让人们看清了,对于政府与市场的争论焦点,已经不是该用哪只手,而是如何“适当地”使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

  “适当地”这3个字是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摸索,不断在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提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改革历程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从改革的历程来讲,每一次提法的改变都意味着一个重大障碍的跨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业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渐进的改革实践过程来看,这种提法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达到了对市场最正确的认知。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从最早的计划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步步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其中市场发挥作用不够,尤其是在资源配置上。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俊峰看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以后,宏观调控还是带有很多计划色彩。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有时过分依赖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而表现往往就是控制资源的分配。应该通过市场来调节的,但我们国家很容易陷入行政干预的困境。比如房地产调控,金融领域和能源行业等都伴随着很多的政府干预。

  在能源领域,企业要发展一个能源项目常常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立项审批。一个项目,往往需要经过国家立项、省级立项,环评手续上报,办理土地证等手续。但是这样的审批是一环扣一环,一项没有做到,剩下那些都不能开展。审批不仅耗时长,而且成本高,早已饱受企业诟病。

  王俊峰认为,很多审批实际上都是行政权力在干预市场资源配置。这样不仅影响了市场发挥作用,而且也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中全会释放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向‘有限政府’迈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可以做的交给市场,政府做不了的,不该做的,做多了的都要交回给市场。”刘业进指出,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定位非常明确,通过大量审批权的取缔和下放,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都让政府归位。

  自2001年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行政审批目录已经精简至新一届政府上任时的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把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3以上。今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削减1/3”的任务已完成大半。

  “但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有一项就是缩减行政垄断部门,但这项改革没怎么提到。因此,对政府的行为还是要有所警惕。事实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包括民主国家从来都对政府保持最大的警惕。”刘业进提醒,前十年,我国出现了诸如司法部门化,地方部门垄断,以及基本的社会保障碎片化和多轨制等现象,所以希望这届政府通过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来协调和处理这些问题。尽管这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但我们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称将于明年初辞职
  • 体育C罗戴帽葡萄牙进世界杯 法国逆转 视频
  • 娱乐李某二审翻供称否认强奸:接妈妈电话去了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同屋者揭李天一在看守所内起居秘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图) 新浪教育盛典
  • 郑风田:我国三农将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 沈建光:将改革落到实处才是牛市关键
  • 梅新育:实际需求还能支持房价上涨吗
  • 叶檀:三中全会基本摆脱权贵与民粹
  • 姚树洁:习近平王岐山反腐力度很大
  • 李光斗:天猫为什么要在央视做广告
  • 江濡山:金融改革必须“玩狠的”
  • 赖伟民: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八大重点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