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收购后“成长计划”:双汇将尽快向全球市场出货布局高端猪肉领域

2013年10月11日 00:42  第一财经日报 

  王蔚佳

  71亿美元“蛇吞象”,并入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及生猪养殖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后,双汇国际控股公司(下称“双汇国际”)昨日上午正式公布备受关注的增长计划。

  “我们会增加由美国向亚洲出口的猪肉产品,建立新的全球贸易运营平台,并研究和史密斯菲尔德合作向中国推出高端产品。”昨日,双汇国际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万隆表示,下一步将全套引进史密斯菲尔德全套生产技术和工艺,尽快以更高的产能向全球市场出货。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双汇肉制品实际产量180万吨,2014年产量预计可达到200万吨——但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仍无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产能进一步提升空间较大;另一方面,就产品结构而言,现阶段产品仍以高温肉制品为主,欧美等中高端市场普遍食用的低温肉质产品在中国依然销售较少。

  “我们在国内的中高端肉制品市场已经有一定基础,但下一步的问题是怎么调整结构,把更好品质的产品带进中国。”万隆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低温产品的比重将会有明显提升。

  “近年来,美国市场猪肉消费已经下降了10%,而中国市场则表现出上升25%的势头,对比十分明显。”昨日,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C. Larry Pope谈到,“我们计划进一步发展肉制品业务,并扩大在中国的生产。”

  保守估计,史密斯菲尔德现阶段出口的猪肉中约有25%销往中国市场。

  2012年财报显示,史密斯菲尔德年销售额131亿美元,增长7%,屠宰和深加工约各占一半,出口收入15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占25%),净利润达到3.613亿美元。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借助双汇的渠道,史密斯菲尔德将会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未来的影响将可能集中在冷冻肉和中高端肉制品——在作为中国冷冻肉供应商之外,史密斯菲尔德还将通过餐饮、高档超市等渠道销售肉制品以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简爱华进一步表示,与以低温肉制品为主的雨润相比,高温产品居多的双汇集团利润水平较低,所以双汇亟须发力高端产品以提高盈利水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NBA-哈登林书豪35分火箭胜步行者 火箭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好囧:颐和园大黄鸭放气低头(组图)
  • 读书加拿大作家爱门罗获2013诺贝尔文学奖
  • 教育高中男生同床睡受处分 学校称为安全(图)
  • 张庭宾:美国两党顶牛到何时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