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专家:上海自贸区是重大金融改革试验场

2013年09月12日 06:47  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这将推动上海成为全球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于成立上海自贸区的重大意义,与本报记者连线的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认为,上海自贸区将是重大金融改革和创新性投资与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的试验场。改革红利应能帮助中国应对来自国内(潜在增长的放缓)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9月11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的瑞银证券首席证券策略分析人陈李也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突破其实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

  事实上,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决策正值中国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前所未有的挑战之时。常健表示,从全球来看,在需求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和贸易谈判停滞的背景下,主要经济体正积极寻找替代方案。例如,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太平洋国家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中国的许多贸易伙伴已经相互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于经历30年高速发展之后的关键节点。人口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红利等有利条件正在减少,而新的增长动力尚待发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实验这件事,要用开放促进改革。

  常健认为,自贸试验区将在未来10年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成功对中国经济的振兴及增长潜力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上海自贸区将帮助中国适应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趋势,加快国内金融和体制改革,培育国际竞争力。此外,自贸区的长期利好更多地来自改革红利层面———通过政策创新而非优惠政策来提高效率。总体而言,他认为在上海设立自贸区的目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深化改革开放以及与世界进一步融合的新途径;为行政改革,包括权力下放以及减少贸易与投资的管制和审批打造一个试验田;为关键的金融改革,包括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人民币可兑换打造一个试验田;促进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航运、金融和投资的发展。

  而陈李认为,他所理解的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突破其实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在自贸区内,人民币将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

  此外,自贸区还将增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其作为全球金融、贸易、航运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常健如是说。上海在中国内地的31个省和直辖市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万元/1.4万美元)居第三位,但2009年以来其GDP增长率一直落后于全国水平。自贸区将振兴这个城市的经济,为许多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事实上,在上海自贸区获批后,许多其他省市也在寻求国务院批准成立自贸区,其中包括天津和广东。

  尽管具体的政策和规定尚未公布,常健认为,金融创新、减少投资管制和审批、简化通关手续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制等有关领域值得观察。特别是,自贸区将开展重大的金融改革。他说,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言辞表明,将在自贸区内试验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然后向全国推广。草案还表明,准许更多私人资本进入国有资本主导的银行业领域,减少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推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跨境结算,改善中国企业的融资和海外投资途径,容许更多金融创新。

  而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常健说,在自贸区挂牌之前的期待中已经发生了种种变化。立法者已经批准暂停对在自贸区设立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行政审批。另外,地方政府在考虑一种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上海知识产权局表示,将提供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采用国际高标准,并进行严格实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世预赛-意荷阿根廷出线 英格兰平 德3-0
  • 娱乐梦鸽被媒体伤透心:为儿做什么都不为过
  • 财经房贷暂停蔓延至二三线城市:原因不简单
  • 科技苹果发布iPhone 5s和5c 内地20日上市
  • 博客王旭明:应取消小学英语课救救汉语
  • 读书和珅之误:从未想过乾隆死了自己怎么办
  • 教育麻省理工世界大学排名第一 北大第46名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如何改革
  • 张明:温州企业家为什么跑路
  • 赵伟:反垄断敢不敢碰央企?
  • 江濡山: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审慎决策
  • 舒颜:你看得起电视吗
  • 姚树洁:奥巴马与普京的尴尬
  • 官建益:三中全会政策的内核
  • 太友:央企在外亏损实属正常的不正常
  • 张庭宾:美元复兴以人民币牺牲为代价
  • 齐格:经济转型为何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