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范珊珊
和众多总部居于政治中心北京的央企不同,招商局有着更为深刻的商业基因。这家秉承“崇商”理念的百年庞然大物,将如何应对当下的全球衰退?
从地图上看,依山傍海的南山半岛向海上延伸的形态很像蛇头,加之它背靠大南山、面向伶仃洋,因此有了“蛇口”之名。从蛇口码头出发,乘坐游轮,行驶一小时后,亦可到达香港金融中心中环地区,也可到达有着“东方拉斯维加斯”之称的澳门。四通八达的海陆通道让这个面积仅为10平方公里的区域和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间只有咫尺之遥。地缘上的优势,也将蛇口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位置。
1978年10月12日,时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起草、交通部党组上报的《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得到国务院批准,准以开发蛇口工业区。彼时,已经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的招商局,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机。
如果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蛇口工业区则是深圳特区的窗口。
1979年,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破土动工。在招商局内部,蛇口也被看成是招商局“二次创业”的起点。在这里,招商局身兼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等多种职能。
在今天,当你置身蛇口工业园区时,依稀能看到30多年前的场景,在一些路口可以见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在蛇口诞生的口号,提醒着到访的客人这里曾是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发端。上世纪80年代,蛇口企业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三资企业,在企业内部他们尝试着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学习和推广、股份制架构的创新、开放的企业文化。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曾被人问及“蛇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回答:“是从人的观念转变和社会改革开始的。”
因为不是政府运用行政功能开发,作为开发主体的招商局,是一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这一点也成为了招商局沿袭至今的企业理念。
历经141年发展,招商局已经形成了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港口、公路、能源运输及物流)、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板块。截至2012年底,招商局集团拥有总资产3920.83亿元,管理总资产3.59万亿元。2012年,招商局集团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263.15 亿元,母公司净利润146.22亿元,集团利润总额在各央企中排名列第10位。
和众多总部居于政治中心北京的央企不同,位于香港的招商局集团最早地被推向了国际竞争浪潮之中。时下,受到全球经济形势衰退的影响,在百年成长中曾经遭遇过大风大浪,秉承“崇商”理念的庞然大物,将如何应对?
“崇商”基因
当你从船坞边接近停靠在港口边的“凯胜”号油轮时,旁人很可能会以为你正在走向一面高大的红色金属墙,而不是一艘远洋油轮。如果你再走近些的话,船首和船尾便会落于你的视线之外了。“凯胜”号是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30万吨级油轮。3年前,装载200万桶约27万吨中国进口原油的“凯胜”号从沙特返航,抵达泉州港青兰山码头。
而它只是招商局庞大的轮船队伍中的冰山一角。招商轮船管理21艘油轮,21艘散货船和6艘LNG船,其中像“凯胜”号一样的VLCC大型油轮共有13艘。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疲软以及运力过剩等因素影响,航运业陷入“冰河期”。作为国际航运市场的重要一员,招商轮船也难独善其身。据招商轮船2012年财报,该公司2012年完成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107万元,同比下降了44.3%。
在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谢春林看来,虽然全球航运市场低迷,对于招商轮船而言,应该把握市场机会,经营表现跑赢大市。时下,上游造船成本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因而对于招商轮船而言,也是优化船舶结构的好时机。
在招商局旗下的公司群里,和谢春林一样,希望跑赢大市的企业不在少数。招商局国际的核心业务为从事香港和内地港口码头业务,目前已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完善的港口网络群,业务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厦门湾经济区以及西南地区,所投资或投资并拥有管理权的码头遍及香港、深圳、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厦门及湛江等集装箱枢纽港。从2006年起至今招商局国际都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公共港口投资运营商。
在招商局国际董事总经理胡建华看来,评价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虽然经济环境有好有坏,企业能不能跑赢大市是关键。“招商国际投资的港口业务发展伴随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而发展,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增多,因此带来集装箱吞吐量每年都能以两位数速度增长。2007年之前,港口供不应求,盈利不难;而现在业务增量放缓的情况之下,盈利仍然要跑赢大市,需要我们通过成本管控,加强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来压低自身成本。”
面对现有港口业务受到逐渐放缓的压力,招商局国际“走出去”的进程也明显加快,特别是业务向非洲国家拓展成效较为显著。仅在2012年,招商局国际完成收购西非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50%的股份,进一步巩固了招商局国际在西非的地位;同年12月又收购了居东非及红海要塞的吉布提自由港23.5%的股权,自此该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初具规模。
胡建华解释说:“因为整个非洲特别依赖中国资金的支持,比如制造加工业,产品在中国制造完成后,还要运到它那里,如果在当地制造,满足其内需,就不用海运费,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招商局国际作为港口行业的领先者,在中国制造业还没到非洲的时候,我们提前把港口建设起来,等中国制造业再去时,港口已经建成,这样将有利于降低他们的物流成本,这对国内的其他企业走向非洲有很大的帮助。”
在非洲,为了推动项目落成,招商局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在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看来,招商局作为企业,第一要义是经商。商业的成功,是创造利润。商业成功后,要推动时代的进步。我们对时代的贡献是立足于商业成功。“一个在商业上都不成功的企业,是没有资格做公益事业的。为什么?你都在浪费社会的财富,你没有给社会提供二次分配的资格。”
作为洋务运动的产物,招商局历史上创造了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投资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工商企业(包括中国第一家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厂矿公司,中国第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等)。
从创立伊始,招商局已经打下了“崇商”烙印。这就不难理解,其为何将企业使命定位成“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
绿色创想
2010年,招商局集团告别“秦晓时代”,从1998年进入招商局集团工作的傅育宁开始执掌招商局。去年底,招商局新设新的资产管理子公司——招商局资本,这是傅育宁掌舵招商局后做出的首个重大调整,他亲自兼任公司董事长和CEO。
据介绍,作为专门从事另类投资和管理平台的招商资本,目前整合并管理基金超200亿,计划未来五年内管理资金规模达千亿。招商资本管理的基金之一招商局银科投资有限公司,其总经理卢振威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招商银科基金主要关注广义IT、绿色环保、新材料、替代能源、生命科技等行业,希望从新兴行业中寻找新的机会。
事实上,除了作为投资者关注绿色环保行业,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局科技集团还是招商新能源第一大股东。招商新能源主要业务是下游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和运营商。“近几年来,上游组件大幅降价背景下,降低了我们太阳能电站的建设成本。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一些电站进行收购兼并和整合。”
对于目前的招商新能源而言,还需要为电站投资寻觅资金。在太阳能行业,它找到了强有力合作伙伴——保利协鑫和中利腾晖,并且借助资本市场发力。6月10日,招商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于当日完成与金保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之合并交易,金保利新能源收购公司约92.17%全部已发行之股本。自此,招商新能源集团、保利协鑫集团正式成为金保利新能源主要股东。
“通过借壳上市,主要想吸引境外资本。”卢振威解释说。
除了投资平台,招商局发起、目前又是作为最大股东的招商银行,也在试图将绿色融入经营之中。近些年来,绿色信贷成为银行业热门词汇之一。在招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部副主任夏样芳看来,绿色信贷并不代表金融机构高尚,与银行经营战略并不矛盾。“项目的可持续性才能保证银行稳定经营。发展绿色信贷和‘两高一剩’概念结合在一起,过去信贷是从行业、企业、项目进行筛选,而时至今日,如果信贷再去支持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即使目前有经济效益,一旦项目因为环保问题‘关转停’,信贷将无法收回。”
截至2013年6月末,按照银监会绿色信贷口径统计,招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112亿元。其中绿色交通(铁路、水运)贷款533.87亿元,资源循环利用(如煤层气发电、垃圾发电、煤矸石发电)贷款71.71亿元,城市节水(如中水回用)贷款53.98亿元,污染治理(如脱硫脱销、污水处理)贷款48.34亿元,生态保护(如造林、湖泊治理)贷款43.43亿元。
作为招商局集团重要板块之一的招商地产[微博]也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绿色之路。在蛇口工业园区兴华路,招商地产的总部也位居于此,大楼外长满了花草,这是一座由三洋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办公大楼。
据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建新介绍,招商地产力图把蛇口工业园区打造成“自然生活、天人和谐”的人居社区,从绿思想——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生活四个阶段实践绿色概念。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践行绿色必须忍受成本的提高,而在中国,让消费者接受还尚需一段时间。作为招商局集团绿色创想实践的一部分,招商地产的绿色人居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