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武魏楠
尽管时下页岩热潮席卷中国,但更具可行性和经济性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却在中国意外遇冷。
幅员辽阔的鄂尔多斯盆地方圆37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开阔,一望无际。它不仅仅是中国仅次于塔里木盆地之外的第二大天然气产区,而且还是中国下一个油气产量增长的关键所在,因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低品位油气资源。
所谓的“低品位”是石油工业内部的称呼,多意指那些低渗透性、开采难度较大的油气资源。
早在1983年安塞油田的发现,就证明了鄂尔多斯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储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开采难度较大,鄂尔多斯低品位油气资源在油田开发的早期过程就为人们所忽略或者放弃。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逐渐走入开发后期,品位较高的富矿基本开发完毕。然而本应当成为石油工业下一个开发重点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却在中国意外的遇冷,反倒是作为低品位油气资源后备力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了国内油气上游勘探开发领域中最热门的浪潮。中国低品位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如何?低品位资源遇冷的情况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5+1”模式
鄂尔多斯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困难是整体性的。与高产自喷井随处可见的中东地区相比,鄂尔多斯盆地则显得糟糕的多。
“鄂尔多斯整体是以低渗透的低品位资源为主的。在八九十年代,属于井井有油,井井不流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回忆起当时的历史,中石油专家组教授査全衡依然记忆犹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家甚至每年还给延长石油200万元的补助,来支持这一地区的勘探开发工作。”
延长石油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石油公司。在建国初期,国家对延长石油的勘探开发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也曾经是开发的重点。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鄂尔多斯盆地附近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较大。随着大庆、胜利等整装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延长石油重要性逐渐降低,逐渐由中央直属企业转为陕西省省属企业。
转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由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油价大幅度上升以及中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鄂尔多斯盆地低品位资源开发拥有了充足的技术和经济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在鄂尔多斯地区,有延长石油和中石油长庆油田两家大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充足的资源量、油价上涨带来的经济效益、石油工业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两家公司充分的市场竞争。这四个原因共同作用保障了鄂尔多斯地区油气产量的爆发性增长。”
而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开发,更是中国在低品位油气资源上的一大成功经验。
“苏里格气田实际上是通过常规天然气勘探手段发现的。”一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从事勘探工作的工程师告诉《能源》杂志记者,“但是常规整装天然气田的开发模式在苏里格气田的开发实践并不成功。”
1999年,苏里格气田始进入大范围勘探。 2000年,苏6井钻探成功,苏里格大气田正式发现。2002年,苏里格气田勘探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然而苏里格整装天然气田的开发并不顺利,探明储量超过5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年产量却只有不到100亿立方米。“常规整装天然气田开发模式在低品位资源的开发中并非不能使用,但是用这种方法开发出的低品位资源,利润空间会非常狭窄。”石油勘探专家张抗一语点破苏里格气田初期开发不利的主要原因。
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的突破来自于开发模式的转变。长庆油田公司通过招标确定与长庆局、辽河、四川、大港和华北五家未上市企业合作开发苏6等7个区块,由长庆油田公司开辟苏14重大开发试验区,形成“5+1”开发模式。
“5+1开发模式下,合作公司可以获得产量销售的利益。油气生产当量值则计入长庆油田公司。对双方来说,各取所需,互利共赢。”业内专家向记者详解了“5+1”开发模式,“后期,长庆油田公司又引进了其他十多家国内外的石油企业,和100多个民营钻井队。所有这些企业充分竞争,一下子就降低了生产成本。苏里格气田开发的成本就降了下来,利润也比之前整装开发的时候更高了。”
时至今日,以鄂尔多斯盆地为基础的长庆油田已经实现油气生产当量450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达2230.58万吨,天然气产量达285.44亿立方米),并已经具备了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未开发的74亿
与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的鄂尔多斯盆地相比,松辽盆地的开发则是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垂暮之年。
从1960年投入开发至今,大庆油田已经走过了53年的悠久历史。自1995年大庆油田产量达到巅峰值——5600万吨原油——之后,油田的产量就逐年下滑。大庆油田的现状属于是低品位油气资源中“尾矿”这一类。大型的整装油气田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开采之后,高品位逐渐变成了低品位。
“大庆油田如果能将尾矿和其他类型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充分开发,完全有可能再度实现5000万吨的年产量。”査全衡对大庆地区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储量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事实上,根据对全国油气资源的评价,以及衡量标准的确定。除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开发外,国内有大量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尚未开发。”
基本可以肯定,全国范围内尚未得到开发的低品位油气资源量可以达到74亿吨,这其中还不包括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储量。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74亿吨的储量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额财富。实际上,根据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低品位油气资源正是一个国家在高品位资源开发进入后期之后维持油气产量的后备力量。随着高品位油气资源的逐渐开发殆尽,部分石油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正是通过大规模地开发低品位油气资源来维持石油天然气产量的稳定。
低品位油气被忽视?
“石油工业的发展是呈金字塔状的。最顶端是丰富、易获得的高品位资源。然后中间是品位较低的低品位资源。而金字塔的塔基则是资源禀赋最差,开采难度最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査全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不同类型油气资源之间的关系。
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高品位油田正在逐渐步入开发后期。根据世界成熟石油工业体系的经验,现在正是低品位油气资源大开发,逐步开始保障国内油气产量稳定的时候。
但是除了鄂尔多斯盆地之外,国内的低品位油气开发热度并不高,中国的低品位油气资源的开发处在了相对尴尬的境地中。“低品位的最佳开发区域应当是原本高品位的富矿附件,现成的基础设施可以大规模降低低品位资源开发的高成本。但是现在像鄂尔多斯这样开发低品位资源,在中国却还只是一个独特的个例。”
造成这一原因首先是页岩气热的兴起,冲击了业内对低品位油气资源的关注。甚至影响到了国家层面。在页岩气的概念从北美扩散之前,国家能源局曾就低品位油气资源,专门进行了一次课题研究。但是随着页岩气的概念由美国传入,国家最高决策层的介入,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的概念和重要性逐渐压倒了低品位资源。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都认为,国家决策层对于中国石油行业发展现状的不了解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压倒低品位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石油工业没有美国那么高的发展成熟度。美国已经经过了低品位开发的阶段,步入了非常规的阶段。而中国刚刚结束常规高品位的开发阶段。最高领导层对于页岩气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无形中影响了低品位资源的开发。”
除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冲击。垄断的石油公司开发低品位资源动力不足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以大庆油田为例,实际上现在大庆油田所宣传的4000多万吨的产量是整个大庆石油公司的产量,此外除了石油,还要加上天然气的产量,和一些周边的小油田的产量。真正的松辽盆地的石油产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尽管需要面对产量增减的困境,但是大庆石油公司却并不急于开发所在区域内的低品位油气资源。
松辽盆地的石油在整个世界石油工业中都属于非常独特的一类——高含蜡。“这一点是中东地区的许多轻质原油都无法相比的。高含蜡、低含硫,这让大庆的油成为了石油化工业的非常好的原料。因此,即便是大庆石油产量不高,但是通过发展下游炼化,依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上述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既然不用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气也能获得不菲收益,那么又何必费时费力费钱的去开发呢?众所周知,国内的常规油气的上游区块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抢先注册完毕。非常规油气资源又被划分为独立矿种。旧有的石油公司大多像大庆油田一样,资源量大、垄断性强、旧有优势明显,加上油价居高不下等原因,它们对于低品位资源并不迫切。而非油公司无力进入常规油气领域,只能通过非常规领域努力挤入这原本铁板一块的油气行业。
最终的结果,就造成了现在中国国内油气领域的独特现象:一面是传统石油公司埋头耕耘自己的高品位区块,一面是非油气企业挤破了脑袋希望能够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中分得一杯羹。处在最重要阶段的、发展中间过渡地带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却成为了最被人们有意无意所忽视的一个类别。
“美国是目前以低产井保障高产量的典型国家。美国的石油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石油天然气产量,而且维持多年。这正是依靠其低品位资源开发得以实现的。”査全衡对《能源》杂志记者说,“中国高品位资源并不丰富,可能很快就要进入以低品位支持油气产量的阶段,如果不能尽快纠正观念上的误差,将会对未来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