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一直都是新闻的焦点,近日有关地方债的两条新闻更是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一篇为《地方债都转化成资产 不可能爆发危机》,另一篇为《144地级市规划建200余新城新区》,这两篇新闻简单一看并未直接联系,但这两篇新闻均涉及到地方债,并且都有地方政府因为投资而负债有关,只是一个是地方政府因有效投资而负债不可能爆发危机,另一个则是地方政府因“造城运动”而负债可能爆发危机。
地方债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地方债规模也是猜测不断,甚至于欧美等国因此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对于地方债需要分析着看,那些有效投资而产生的地方债正如《地方债都转化成资产 不可能爆发危机》文中所说,“目前中国政府发债,一般都用于投资,属于建设型债务,比如修高铁、高速公路、水利设施,债务最终都转化成了资产。如果把中国这些负债和对应的资产联系起来看,那么有相当多的负债是还得起的。”但是,地方债也不是一点问题,全国范围的“造城运动”则是地方政府的无效投资。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大量“鬼城”出现正是地方政府“唯GDP论”发展冲动造成的,但也让地方政府为此背上了巨额债务。这在一篇《部分地方举债造城 新城变“鬼城”烂尾泡沫丛生》的报道中可以得到佐证,文中说,“记者在西部一个城市新区采访了解到,由于上级划拨的财政资金有限,这个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本上来源于银行融资,2012年贷款融资近20亿元,大多采取是小额短期高利息的形式,部分贷款年息高达12%,且存在‘借新贷还旧贷’的情况,财务压力较大。”
地方债不是中国所特有,在世界各地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都会通过借债来筹集资金,有的是为了促进消费,有的是为了增加投资。在中国,地方债更多的是为了投资,通过投资杠杆来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投资产生新的资产,借此实现资本升值。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债务危机,但并不是所有投资都是有效投资,像不顾本地经济发展现状而超前建造新区就是无效投资,这种投资是在透支经济发展潜力,也就会让地方政府债务缠身,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以偿还。
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要增加投资,有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能满足当地需要不需要继续投资。所以,投资与否需要地方政府自己斟酌,但不能脱离本地实情而盲目投资,否则就会因此产生巨额债务难以脱身。人们所关注的地方债危机正是那些无效投资所造成的债务,这部分债务究竟在地方债规模中占据多大比例,又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造成多大压力?这些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摸底,才好未雨绸缪。
对于地方债遮遮掩掩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们心生误解,公开透明和强有力的政治措施更能让人们有信心。(雷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