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企业家不安全感时不我待

2013年08月26日 00:59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阮修星

  在8月23日-25日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3年夏季高峰会上,不少与会企业家在谈及对未来改革的期许时表示,期待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消除人们对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保护方面的恐惧感。

  当前,不少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欠缺安全感,这是不争的事实。前不久,湖南企业家曾成杰被秘密执行死刑后,包括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内的不少中国企业家开始思索自赎与自救,表示“不能为避免引火烧身而选择沉默”、“必须自己站起来、站出来自保、自救”。

  而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超高净值企业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虽然中国企业家选择移民的原因有很多,对此过分担忧有点杞人忧天,但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营商环境和安全感欠缺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毫无疑问,影响企业家安全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家在企业生存、发展等抉择上的难度,加大了企业家自身的焦虑;二是在一些领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仍然不太明晰,行政之手伸得过多过长,难以形成非常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像曾成杰、吴英、李纯途、兰世立等人的遭遇,使得企业家平添了不少关于财产和私有产权保护方面的担忧。

  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尽快消除企业家的不安全感、重塑商业安全边界,是当前绕不开而又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关乎企业家个体的发展,而且关乎整个企业家群体的未来,以及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和顺利转型升级。如果整个企业家群体没有安全感,谁还敢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扩大生产,更遑论技术创业与产业发展了。

  要想消除企业家的不安全感,首先必须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步伐,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市场能够解决的尽快交还给市场。这需要彻底摒弃过去在经济中大包大揽的管理思维,将重心转移到制定市场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层面,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而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显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要尽快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新、旧“36条”等政策和文件落实到实处,彻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阻碍经济发展的壁垒;与此同时,要加大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力度,完善对私人财产和产权的保护。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改善企业发展预期,吸引广大企业家和民间资本投身到创业创新之中来。

  除此之外,企业家自身也必须有所作为。诚如王石所言,企业家应该埋头干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而不是光抱怨不行动。首先,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不断地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其次,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要摒弃靠权力寻租、靠找关系走后门、靠商业贿赂等不法手段获得资源、获得渠道的传统打法,要学会靠遵守市场规则、依靠公平竞争在市场中生存、发展下去。只要整个企业家群体遵守商业诚信,在商言商守法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又何愁不能为干净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成都男子街头砍人致3死12伤
  • 体育孔卡绝杀广州德比恒大胜 国安4-0 视频
  • 娱乐曝马伊琍怀二胎 文章再当爸双喜临门
  • 财经传广州多家银行暂停房贷:额度已用完
  • 科技84%网友认为微软CEO鲍尔默应该退休
  • 博客李庄:薄熙来犯罪证据链已经形成
  • 读书荒诞之举:宋高宗为何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 教育家长痛诉:小学面试害得全家开学恐慌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 徐斌:滞胀形势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 管清友: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 尹中立:中国人口城镇化潜力已很有限
  • 王东京: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石建勋:什么墓地是俄罗斯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