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业务:平安银行转型“第四极”

2013年08月22日 06:48  金融时报 

   目前,平安银行已将投行业务线提升至与零售、对公、同业三大业务条线并驾齐驱的“第四极”地位。把投行业务定位为战略性业务条线,商业银行内平安银行还是第一家。虽然可借鉴的模式不多,但通过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平安银行已逐步形成了“不一样”的投行业务发展思路。

  “平安银行要力争成为平安集团的排头兵,投行业务则要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平安银行分管投行业务的行长助理张金顺看来,随着金融脱媒的加速,投行业务未来将成为平安银行乃至所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引擎”。

  今年以来平安银行的业务战略即可折射出投行业务在平安银行内部微妙的地位变化。目前,平安银行已将投行业务线提升至与零售、对公、同业三大业务条线并驾齐驱的“第四极”地位。把投行业务定位为战略性业务条线,商业银行内平安银行还是第一家。虽然可借鉴的模式不多,但通过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平安银行已逐步形成了“不一样”的投行业务发展思路。

  对于平安银行来说,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是投行业务发展的关键举措。平安银行投行条线的品牌平台———“金橙俱乐部”,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未曾停止扩张的步伐,共吸纳了11家券商、26家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超50家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未来仍将通过吸收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俱乐部成员继续壮大其平台规模。其核心商业模式则是为客户提供“融资”+“融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平台先行

  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快,企业对贷款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直接融资需求比以往更大,而要将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有效“撮合”则需要投行的服务创新。一方面,投行资金投向的是大规模、高收益的项目,而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讲,资金来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大量高净值的私人银行客户和机构客户也在寻找合适的高收益项目。

  如何让二者实现有效对接呢?平安银行认为,通过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不仅可以让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的钱找到风险可控、收益相对高的好项目,同时一些好的项目也可以到这个平台来募集资金。

  同时,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大环境下,客户需求却是综合化的,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要求的是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也决定了银行必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这个一站式服务的需求同样需要一个平台。

  正是基于上述逻辑,平安银行推出了包括“金橙”系列业务和致力于将平安银行“金橙俱乐部”打造为高净值投资人、优质融资人、投行业务中间人和投行人的高端交流平台的构想。今年以来,“金橙俱乐部”已经陆续跟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银行同业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一系列的论坛演讲、业务研讨和产品互换,将平安银行重点合作的金融同业汇聚一堂,形成高端金融同业“圈子”,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未来,平安银行“金橙俱乐部”的目标是借助银行对高风险大规模项目的风险管控能力,面向广大的个人和机构资金提供方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然后通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种金融合作机构或者渠道来形成一个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自身高盈利的商业模式。

  一站式服务

  在张金顺看来,基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优势,平安银行投行业务为客户提供的是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这是平安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的独特优势。

  据介绍,在一个面向央企的高达120亿元的融资案例中,平安银行投行部设计的方案是平安证券[微博]发行70亿元公司债、平安银行发行40亿元中期票据,并提供10亿元长期贷款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体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过去对综合金融的理解更多的是交叉销售,现在的综合金融更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张金顺表示。而这种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得益于平安集团内部已有成熟的IT合作系统——“团体E行销系统”,该系统专司平安集团各专业子公司业务联动,协同提供“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

  此外,作为投行“金橙俱乐部”的延伸,平安银行还通过“行E通”银银合作平台实现“小综拓”向“大综拓”的延伸。

  目前,在“行E通”签约和上线的合作银行目前已超过50家,覆盖网点5000多个。“行E通”平台上,除了由平安银行“单向”向其他同业银行推送产品外,平台上的所有机构均可以向平台上的其他机构推送供包含保险、信托、基金、证券、交易所等综合化产品和服务。

  此外,通过该银银平台,平安银行可利用自身产品和牌照资源,实现代理贵金属、第三方存管代理、保费代收付、信用卡代还款、远期结售汇、同业代销理财等产品共享。未来还将推出黄金定投、柜面通等系列业务模块。

  成效初显

  过去,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银行业务以对公、零售和同业三大条线为核心,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几乎处于空白,这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今年年初,平安银行首次将投行业务定位为战略性业务,通过一系列创新,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行投行业务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而该行年初投行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为168亿元,月增长超100亿元。

  张金顺预计,平安银行投行条线2013年将会有突破20亿元的中间业务收入,总收入将超过30亿元。

  由于投行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风险”,靠的是经营高风险而获取溢价。故对投行业务而言,做好风险管控是实现盈利的先决条件。

  据介绍,平安银行为管控风险设置了三道关卡:一是尽职调查,由分行人员来完成,要遵循严格流程对风险进行慎重识别、充分揭示;二是协查,由总行投行和区域投行专业人员进行协助调查;三是风险条线人员的审批。平安银行投行部全员都承担风险识别管理的责任,不管是本行事业部推荐的项目,还是分行推荐的项目,抑或平安集团其他子公司推荐的项目,乃至合作机构推荐的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平安银行投行业务线统一的风控标准、流程体系进行风险识别和管控。

  “为江湖提供不一样的综合金融服务”是最近热播电视剧中为人津津乐道的植入广告成功案例。用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的话说,“不一样,就是不跟风,不要做别人都做的业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公安部打击造谣传谣 凤姐推手被刑拘
  • 体育亚冠-孔卡传射埃神首球 恒大2-0 视频
  • 娱乐58岁刘晓庆今日大婚 丈夫曾任政协委员
  • 财经专家称富二代拆迁户推高车价:人傻钱多
  • 科技北京首批官方打车软件上线:不准加价
  • 博客陈毅之子陈小鲁:为文革批斗老师道歉
  • 读书国民性比较:日本男女关系比中国人圆满
  • 教育浙大同寝室四男生同年同月同日生(图)
  • 谢作诗:地方债务危机可以变成大好事
  • 尹中立:证券监管需要体制创新
  • 苦等:从光大8·16事件看监管的进步
  • 刘杉:光大乌龙不能变为无头案
  • 忘情:一块钱跨省火车票是怎么回事
  • 叶檀:移民经济让封闭治国成过去式
  • 徐斌:滞胀阴影笼罩全球经济
  • 沈建光:反思“四万亿”恐惧症
  • 赵伟:世界经济三大核心此消彼长
  • 安邦智库:宏观调控已明确转向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