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媛
“德隆系复活”的猜测撩拨着所有财经媒体敏感的神经,纷纷深挖资本市场中“德隆”旧部的动态,拼凑唐万新复出的证据链条。中国经济时报,经过多方努力,独家获得了一次近距离观察唐万新最新动向的机会,得知很多出人意料的故事。
告密者
某午夜12时许,告别了白天喧嚣的北京昆仑饭店一楼阳光酒廊,空空荡荡的大堂里只剩下在一旁打瞌睡的女服务员和深深把自己埋在卡座里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面前烛台上跳跃的火光,就像会催眠的巫婆。
“是你找我?”一个男人的声音突然“炸响”,当记者回过神儿,这个男人已经坐在了记者面前,身高175厘米左右,标准身材、寸头。
他慢吞吞地点了一根烟,说道:“用现在比较时髦点的话说,今晚我出来见你,应该叫告密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吐出浓浓烟雾,呛得记者无法揣测他紧缩眉头下隐藏的内心世界,“你想见(唐)万新,他根本不可能出来见任何媒体,实在是碍于哥们儿之托,我才瞒着万新出来。”
在之后的简短时间里,他介绍了自己,后经本报调查,确认了此人系跟随唐万新出生入死的“老战士”,“德隆”核心人物之一。他是“德隆”出事后,被收监的70余名“德隆”人中的一位,2010年刑满释放。应他的要求,我们只好称他为“X先生”。
X先生从裤兜里摸出了一张名片,用一根手指把名片压在茶桌上推到记者面前,而就在名片被推到烛台下的那一刻,“唐万新”三个字已经跃然而出。
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应X先生要求隐去公司名称),唐万新任董事长。“这才是他现在真正在做的事,外边传的那些边儿都不搭。”X先生的口气中流露着对于坊间传闻的不屑。
本报记者在香港注册登记处查到,X先生提供名片上的这家公司注册于2011年,董事长确系唐万新。
据X先生介绍,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大陆中小型服务类企业做投行业务,通过提供整合技术服务把中小服务类企业做出规模,然后帮助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这项工作需要在大陆和香港做大量的调研,目前几个项目负责人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还有就是给几家大型国企做咨询顾问,他还在‘里面’的时候,就有企业找他咨询一些事,出来之后,他就被聘请当了顾问。我想这主要还是因为(唐)万新对于产业整合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认识吧。”X先生告诉记者。
“只是做这些‘小事情’吗,没有想过东山再起,重塑德隆的辉煌?”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一直表现出刚毅、骄傲的X先生突然显得有点忧郁:“德隆已死近10年了。德隆倒的时候,财产都被没收了,(唐)万新回国自首的那时候,手里连喝茶的钱都没有。现在赚的这点小钱,也真的不算什么,没有钱拿什么东山再起?而且,谁都知道,能够代表德隆的,就是唐家的四兄弟,老大唐万里年龄比较大了,早已没有往日的激情,现在只是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德隆出事后老二唐万平就中风了,半身瘫痪,走路都困难;老三唐万川这几年一直在海外,给一家公司打工,很少回国;唐万新,你已经知道了,他现在就做这些你所谓的小事情。”
一边说,X先生一边拿起手机,给记者看他保存的照片,“我没问过,但我能感觉到,(唐)万新现在更多的心思在深海钓鱼,我现在每周五陪他出发去一个国家,周一回到香港,出国的唯一事情就是去海上钓鱼。这是每周我们雷打不动要做的事情。这两天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画图,后来我才知道,他打算把一艘驳船改装成海钓船,改装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稳定性。我看他现在到像是比较地道的渔夫。”
谈到钓鱼时,又看到了X先生脸上的骄傲:“这是今年‘五一’时我们在迪拜参加阿曼/福基拉锦标赛时的成果。”X先生手机文件夹里,全部都是唐万新与“战绩”的合影,唐万新笑得最开心的一张是他和50公斤石斑鱼的合影。
此时的唐万新,已经褪去了曾经在资本市场中披荆斩棘时的霸气,胖胖的大脸被海上烈日灼成了咖啡色,那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被岁月挤压得只剩下了一条缝。
“你要是想找(唐)万新,那你得先掌握海洋中鱼的迁徙、洄游规律,鱼往哪里游,他往哪里去,迪拜、加拿大、新西兰……所有深海垂钓的地方都是他可能出现的地方。”X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想找到唐万新的不只是媒体,还有一些原“德隆”旧部。“现在偶尔会有原来德隆的人过来,主要是跟(唐)万新问‘计’,虽然喝酒的时候都说要回来跟着老大干,但他们也都不是原来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了,(唐)万新在里面这些年,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再加上他们也感觉不到(唐)万新有重新出山大干一场的意思,所以酒醒后,也就回归了他们往日的常态,大家都这把年纪了,没有十足的把握谁又会轻易改变呢。”
株连
正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凯生9年前所形容的:“如果把德隆的所有公司写下来?熏一面墙可能都写不完。”德隆的体系里管理精英就曾聚集了万余人,这其中有国际著名公司投奔来的海外经营者,有大师级的企业管理人士,有国内资本运营顶尖高手,有产业领域著名专家。
2004年“德隆”出事以后,除了70余名“德隆”的核心人员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外,大部分人都抓住了不同的木板漂到了安全的彼岸。
已经上岸逃生的“德隆”人,无论其在“德隆”时间长短,都感染了“德隆”的基因:产业链的思维方式、战略家的思想力、成熟的并购经验、彪悍的执行力,也正是这些“德隆”的基因,成就了他们日后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叶磊,原是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德隆案发后,2005年2月,叶磊成为同力重工董事长至今。
董迅,2000年3月-2001年3月,在新疆德隆集团担任项目经理,纺织、棉业项目负责人,2004年德隆出事后,此人出现在百花村(600721)的高管名单中,任职董事、副总经理。
据一家老牌猎头公司的总经理回忆:“德隆出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在德隆就职的人成为上市公司疯抢的对象。”
但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德隆”基业轰然倒塌,而曾经的“德隆”人即使是牢狱可免,履历也难逃。只要是被舆论发现其曾经的“德隆”经历,无论其本人还是所做的项目都被画上大大的问号。
同力重工2011年12月倒在创业板IPO的门口,叶磊两年的“德隆”研究员的工作经历被挖出来反复炒作,而他12年的铁路职工生涯却被故意避而不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如果被媒体挖出来公司高管或者股东中有在德隆工作过的,那就惨了,我理解媒体是为了抓眼球,但监管部门跟着一起疯就十分让人不理解,在德隆工作过的就一定要当贼防着吗?本来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条条框框就多,如果被挖出来在德隆工作过,监管部门额外设置的关卡能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真的很不公平!”他十分惋惜地告诉记者,“早就知道德隆的人能力非常强,启用过德隆旧部,但后来实在是碍于压力,不得不请该人离开公司。”
误伤
媒体在追踪“德隆”旧部的过程中,难免擦枪走火伤及无辜。但与上述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只求自保相比,传媒大亨凤凰卫视[微博]创始人刘长乐则显示出了太平绅士的大度。
2011年,刘长乐创办了梧桐投资,这是一家集产业投资、并购整合及实业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战略型投资企业。今年7月,该公司的控股公司北京梧桐翔宇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广东伊立浦后,便有媒体将A股市场中出现的蛛丝马迹进行拼凑,认定除伊立浦外,博盈投资、阳煤化工,皆有唐万新的身影。一时间“唐万新复出”、“德隆系复活”、“刘长乐与唐万新同台”等猜测不胫而走。
梧桐投资董事兼执行总裁、梧桐翔宇法定代表人、刘长乐的女婿张佳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时说:“对于这种捕风捉影似的猜测,真的觉得很不可理解,我的岳父与唐万新完全是两个世界里的人,而且我敢断定,他们可能都未曾同时出现在任何的公共场合,媒体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本报记者整理了“伊立浦股吧”中的对于此事的跟帖,主要集中了两种情绪。一种是在阴谋论的渲染下认定“梧桐系披上了德隆系马甲”,另外一种则是一些老股民基于对“德隆”、唐万新的了解和崇拜,呼吁密切关注“德隆系”旧部的动态,试图发掘出一些长牛股。
投资者在舆论的鼓噪下,已经失去了对于上市公司股价评估的价值判断,捕风捉影的猜测取代了理智分析。
而梧桐投资之所以会被“德隆系”,仅是因为启用了几名“德隆”旧部。其中核心人物是原德隆集团执行主席向宏,从梧桐投资的管理层架构看刘长乐家族(包括其女儿、女婿)在公司“五人董事会”中占据三席,刘氏家族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向宏虽然“肩挑”董事、总经理两职,只是职业CEO。
“在梧桐投资里的确有原来在德隆就职的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对公司发展有价值的人,我们都欢迎。德隆有罪的人都已经接收了法律的惩罚,剩下的这些人,法律都没有认定,我们的舆论却给他们定了性。这些人都是行业的精英,他们的家庭需要他们养家糊口,需要他们去工作,同样,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国家更需要这些人才。”张佳运对于媒体的无端揣测表示非常的不认同。
对于种种猜测,X先生说:“你知道吗,德隆在最辉煌的时候,合作的上市公司有120多家,当时A股一共才1200家公司,而且现在德隆旧部只要是还在外边做事的,基本都离不开在中国上市公司,比如中粮战略部的主要负责人全部都是德隆旧部,如果按现在外界猜测的逻辑,只要是德隆旧部干的事都是唐万新干的,只要是德隆曾经染指的企业,也都是唐万新的,那这个资本市场应该改姓唐。”
激发媒体关于“德隆系复活”兴趣的向宏并非德隆元老,2002年4月初到德隆,任职董事局执行主席。
“向宏来德隆的时候是德隆出现危机前的半年,当时已经有一些要出事的苗头。万新给他的定位就是处理危机公关,至于德隆的业务,他基本没有参与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德隆出事后,因他不是股东,虽然位居董事局执行主席,却能好来好走的主要原因。”X先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而向宏的出现之所以被猜测为“德隆系复活”,除了他曾在德隆位居高位,还有一个关键人物——王世渝。
王世渝,重庆人。2002年元旦,加盟“德隆”,任上海友联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经理,而真正让其名声大噪的是他在“德隆”倒台后出版了《曾经德隆》一书。
对于王世渝能与向宏有联系,X先生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向宏是王世渝进入德隆不久后,介绍给唐万新的,他们两个是老乡,之前关系就非常要好。”
2005年末在统战部、光促会的支持下几十家民企等额股权合资的光彩49集团成立,向宏和王世渝均是管理团队成员。
2007年,此二人又相继离开光彩49,后王世渝又就职“北京安控投资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正是因为王世渝与向宏的出现才引发了媒体关于“德隆系复活”的猜测。其实,王世渝早在2011年就自立门户,成立瑞思资本国际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涅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德隆”已死,无论谁,即使是唐万新,也不可能再造一个肌体健全的“德隆”。而“德隆”的灵魂——唐万新,在资本市场也仅是留下了一个背影。
如今,唐万新在香港的新生意尚未开花结果,沉溺于海上垂钓,在外人看来,昔日的大佬大干事业的激情已经殆尽,但他在深海寻找、追逐、围猎时的照片还能显出内心的激情。
“能懂(唐)万新的人不多,其实我原来也不理解,随着香港工作的展开,我才明白,香港将是新的唐万新诞生的地方。”X先生说。
“国内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版,这么多板块却没有中小服务类企业的一席之地,而恰恰是这些中小服务类企业为社会的贡献最大,他们解决的就业是一般性行业的几倍,而且这些企业都是本土企业,恰恰是最需要扶植和支持的,但这部分企业却被忽略了。”X先生掰着手指数,“这些被忽略的行业有教育、医疗、中介、饮食、休闲娱乐、特种旅游、文化服务等范围非常广泛,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简单,容易复制。”
其实,扶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稳定发展是新一届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曾经重点提到的内容,但从目前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看,这些中小服务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难破藩篱。
“所以(唐)万新选择香港,这些企业利用香港的资本市场平台是完全没有障碍的。”X先生说。
曾经有人笑话唐万新,说他想的都是总理该想的事情。如果不了解,一定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本性还是如此,如果你看过唐万新钓鱼就会发现,他向来都是猎而不杀,做个标签写上唐万新的名字,重新放归大海。他要的,或许就是征服的感觉。
“(唐)万新是商人,永远都是,扶持中小服务类企业蕴含非常巨大的商机,从目前所涉及的范围看,完全能做大。对于万新来说,这一块也是新的尝试,他要挑战自己。”X先生说。
那么,唐万新是不是会借助内地的资源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平台成功“复出”?芽中国经济时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