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式亏损:八成商户不赚钱 每天数千商户关张

2013年08月15日 10:20  企业观察报 

  本报记者/ 单金良 张敏莉

  导读:10年前,马云[微博]给中国的中小商户们创造了一个创业的“梦想平台”,如今,这里近乎残酷的竞争与游戏规则,让他们“梦碎”——八成的商户不再赚钱,每天有数千家商户关张。

  亏损的商户VS海赚的淘宝

  “有人是在造谣。”

  阿里巴巴[微博]集团公关总监顾建兵如此回复《企业观察报》的采访邮件。

  顾建兵提供了一组淘宝的官方数据:

  贺晶淼 制图

  1.从2012 年1 月至2013 年7月,淘宝上每月有成交的店铺数量增长了一倍。

  2. 在过去一年中,年成交额在10万元以下的店铺数量上涨60%,年成交额在10万元到100万元的店铺数上涨30%,年成交额在100 万元以上的店铺数上涨33%。

  这一组数据表明,淘宝的注册卖家规模,仍在大幅扩张。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商业业态,前景仍然让人看好。随着一批又一批中小商户的涌入,有成交的店铺数量还在大幅度增加。

  此外,依靠“收税”(广告费)运转的淘宝,仍然是目前电商领域唯一赚钱的巨型电商平台,淘宝去年营收数千亿元,净利上百亿元。淘宝仍然是一门好生意,它仍然在海赚。

  但是淘宝的官方数据,有选择地回避了亏损店铺的数据与比例。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其实,淘宝能展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店铺数量增加那么多,但网站的搜索结果和首页就那么多位置。于是有大量商家没有展示和成交机会。等待他们的命运,极有可能就是根本赚不到钱。

  受推广资源瓶颈的影响,虽然淘宝竭力调整其运营模式,但自身营收增长放缓迹象仍然非常明显。易观智库为《企业观察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 年第四季度,淘宝网[微博]销售额季度环比增长35%至2392亿元,但2013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速分别为-8%和8%。

  Hellobaby 婴童馆是一家以售卖婴儿礼盒为主的淘宝网店,刚刚运作一年就实现月盈利1 万多元,可谓“小而美”模式的代表。

  店主王霜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说,她的小店定位很窄众,也很精准,尽管涌入了20 多家竞争商户,小店的利润率一般都能保持在20%-30%。她说,“由于服务做得到位,现在相当多的流量都是回头客贡献的。”

  不过,像王霜这样的小商户还是太少。王霜的一个朋友是在淘宝做成人服装的,因为成人服装的流行趋势变化快,加上竞争激烈,其月利润已经从之前的数万元直降到现在的区区几千元。“一句话,开店的太多了,流量被稀释了。”王霜说。

  “淘宝的流量已经达到增长的瓶颈,淘宝不能为了收取更多的服务费而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不管申请注册淘宝的卖家有多少,埋单的人永远只可能看销量或好评或价格有一定优势的前几页。”赛迪经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陈花告诉记者。

  “如果不去改革,不去对淘宝的整个业务平台进行梳理整合,尤其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中小商家的亏损肯定还会延续的。”陈花提醒说,淘宝和注册企业在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淘宝需要让利,不能只顾自己盈利。比如对新进入的卖家,提供一个新手专区进行辅导,等他们成长到一定级别之后,再考虑让其进入普通区间。

  淘宝推广:深不见底的黑洞?

  “我们注册了淘宝,入驻了天猫[微博],我们完全按照官方要求的规则来做,但我们的店依旧死气沉沉的。这个时候,淘宝会建议你使用直通车这些推广资源试试,但是你一进去就会发现,这里面完全是一个无底洞。”一位有着10 年电商经历的经理人王先生说。

  据介绍,眼下即使淘宝网的金冠、蓝冠店铺的月销量,不管是分行业,还是同行业之间比较,其经营情况均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很多以前大幅度盈利的网店,也出现了利润严重下滑和亏损的局面。

  “如果说以前的淘宝网是草根游戏的话,现在的淘宝毫无疑问变成了高富帅才能玩的高尔夫了。”王先生告诉记者,缺乏创业经验和资金实力的商户很难在淘宝生存,其中最大的花销是推广费。推广的门道很多,它们是淘宝的“吸金大法”。

  经营服装的淘宝蓝冠店主周明娇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近几年,她明显感觉淘宝店的流量不如以前多了。因为每天进店流量几乎不变,她于是开始做一些推广活动,比如花钱购买直通车。后来发现,流量是上来了,但是成交量还不够支付直通车的推广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流量不够→买不起直通车”、“买不起直通车→流量不够”的恶性循环,网站销量自然就差,现在每逢淡季都会亏损。

  王先生还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所有的淘宝广告都是竞价的,包括直通车、钻展、聚划算等,推广活动除了一个天天特价,其他都是竞价。

  “直通车一天可以花出去几万元,比如‘轮滑鞋’这个热词,排在第1 页前三的位置,均价是12 元点击一次,这个词的展现量大约为一天为50万次左右。按0.5%的点击率算,一点击一扣费,一天也要花大约3 万元推广费(12 50 0.5%),只是一个词就要3万元推广费用!轮滑鞋利润就算20元/双,光是这个词的费用就要卖1500 双鞋才能赚回来。”

  王先生说,但点击并不一定会带来成交,所以高昂的推广费用吃掉了大部分毛利空间,很多看起来不错的店,其实一直在亏本。

  另外一位经营女包的淘宝店主也表示,其网站一个月虽然有上百万元的流水,但实际上除去进货成本,什么也赚不了。“利润”大都给了淘宝。

  “按照聚划算来看,一个坑位均价3万-4万元,这不是一般集市店卖家能承受得起的。”一位有10 年电商经验的贾先生说,“例如,我参加过U站为期两周的促销活动,进店流量虽然有1000多次,卖出去只有5 单。销量没拉起来,反而把整个店铺的转化率拉下去了。”

  “如今的淘宝网,不仅只是一个电商平台,它已经沦为一个广告渠道工具。”一位资深的网店店主感慨说。

  马云一直宣称,“淘宝与中小企业共成长”,这一口号在淘宝建立初期拉拢了一大批中小卖家。然而,无论是网上的市场还是现实的市场,当市场上人气已经足够,而网站推广资源又非常有限之时,网站中的“高富帅”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小商户逐步边缘化。

  马云所号称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淘宝,正一步一步变为“高富帅”们围猎的场所,并成为不少中小卖家急于逃离的围城与伤心地。

  马云曾经说,“有人说阿里巴巴创办的是理想主义的公司,我觉得阿里巴巴是充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公司。”在众多淘宝中小商户眼中,淘宝的天平正在向现实主义倾斜。

  梦想平台蜕变为死亡山谷?

  前不久,国内某机构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子商务IT 建设报告》显示,国内每天约有上万家网店被迫关掉,但同时也有上万家商户入驻。据估计,其中大多数为淘宝卖家。这些中小商户,一如不知疲倦的蚂蚁大军,来来去去地忙碌着,可所得仅够裹腹。

  这群看似“没有思考”的大军,不少受着淘宝创始人马云的精神感召。10年前,马云给中国的商户们创造了一个创业的“梦想平台”,万亿元的大蛋糕,点燃了数百万商户的激情——全职或者兼职,跨越各个行业。

  近年来,房价高涨,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白领们收入增速放缓,渐渐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全职进入淘宝梦想平台,想利用淘宝实现个人的经济独立。于是,“没有门槛”的淘宝网热闹非凡,经验水平却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与阿里研究中心在2012 全球网商大会上联合发布了首份网络卖家图谱《谁在开网店》。该报告显示,大量兼职卖家涌入网售大军,占整体网店的近70%,白领、在校学生、待业青年、家庭主妇、农民,甚至退休老人。

  一家电商公司的CEO告诉记者,网络消费行业日趋成熟,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大企业上线,兼职卖家和一些传统的网店没有稳定的供应链、资金和团队,产品集中大众化的服装等,难以形成特色,也就无法找到营利的方向。很多人只看到网购的巨大商机,但是缺乏调查,在没有明确消费者定位的情况下,就盲目成立网站或者开网店,经营困难是必然的。

  “许多涌入的中小卖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进入时只看见别人的盈利点,并没有看到亏损点。”赛迪经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陈花也这样说。

  电商职业经理人王先生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进入淘宝的门槛的确不高,如果是业余做做,不抱太大的希望,那淘宝网总是能带来惊喜;但如果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发家致富,养家糊口,可能会越做越难。”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单金良张敏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中超2014亚冠名额3+1 阿根廷2-1意大利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北京南五环外楼面价破3万元/平方米
  • 科技路透社称苹果或与中移动达成合作
  • 博客方舟子:对违建别墅主人张必清的质疑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博士论文:女性每高1厘米工资最高涨2.2%
  • 苏鑫: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
  • 谢作诗:高房价的原因
  • 郎咸平:中国经济之痛 鬼城与地方债
  • 徐斌: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
  • 叶檀:地方政府是混蛋?
  • 姚树洁:房产泡沫粘性与爆破激点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